在我手上,有一份明朝万历年间御膳房的食料清单。皇上一天要享用如下食物:126斤猪肉,5只鹅,33只鸡,60只鹌鹑,10只鸽子,20斤香油,22斤面。此外,还有杂七杂八的各色物品,从16斤核桃到8斤白糖等等,皇帝都要在一天之内消受掉。
折算下来,皇帝每天的伙食标准大约是16两银子,折合现在的人民币大约几千块钱的样子。虽然数目听着不大,但落实到猪肉、香油上面,听了就让人倒胃口。这些钱要是买成双头鲍之类的东西,列成菜单就会让人看着舒服得多。
这个情况到了清朝,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清朝的宣统皇帝在回忆录中也记录了自己的食物清单,按他的说法,他在5岁的时候,一年就已经要对付大约1万斤猪肉、将近3000只鸡鸭。
之所以这么做,也许是因为御膳房有自己的考虑。
除了列在清单里的常规食物外,皇帝想吃什么新鲜东西,当然也可以自己开口要。但是皇帝一开口要个什么东西,就会带来无穷的麻烦。
比如万历的父亲隆庆皇帝,特别喜欢吃驴肠,开口要了几次。虽说皇帝也不是天天吃驴肠,但御膳房还是要每天杀掉一只驴准备着,怕万一皇帝想吃吃不着热乎的,谁也担不了责任。所以,从此北京的驴子一年要少300多头。
这还是驴子,要是皇帝哪天吃中了一块鲸里脊,又该如何应对?所以最深谋远虑的办法,就是不让皇帝吃到鲸里脊,最好让他老老实实地吃一些寻常的肉类,比如猪肉。
鉴于皇上的伙食标准又不能定得太低,所以合理的结果就是:万历皇帝一年要对付掉4万多斤猪肉。御膳房的最佳生存策略,就是让皇帝、皇后陷入猪肉的海洋不能自拔。
在小说《鹿鼎记》里,御膳房的太监就给韦小宝传授过这个心得,“太后和皇上的菜肴,一切时鲜果菜,都是不能供奉的”,至少呢,“有些一年之中只有一两个月才有的果菜,咱们就不能供奉”,否则的话,“倘若皇上吃得入味,夏天要冬笋,冬天要新鲜蚕豆”,大家何以自处?
御膳房的这种策略在历史上就有非常成功的案例。五代十国时期,在长沙有一个叫做楚国的小朝廷。马希声是这个小朝廷的最高领导。这位地区级的小领导有一位偶像,就是国家级别的大领导人后梁皇帝朱温。
马希声不知从哪里得知,朱温很喜欢吃鸡。似乎以前马希声并不特别爱吃鸡,但这个信息使马希声的饮食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开始坚信,吃鸡就像开劳斯莱斯一样,是成功人士的不二象征。他作为成功人士,有义务追随朱偶像,努力吃鸡。
于是他下令,宫廷食堂一天要给他准备50只鸡以供享用。马希声这位鸡肉的狂热爱好者,基本上做到了无鸡不欢,参加老爸葬礼之前都不忘抓紧时间吃掉几盘鸡肉。
我很怀疑这是楚国御膳房搞的一个阴谋。马王爷天天盯着鸡猛吃,他们倒是省事了,但是长此以往,马王爷营养不平衡,身体的健康谁来保证?果然,马王爷执政仅3年就溘然辞世。他的英年早逝,我总觉得跟每天吃50只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