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采访一位商业大亨,问了个常规问题: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我以为他会答勤奋或者天分之类,结果人家斩钉截铁地说:“运气,当然是运气……当时代需要你的时候,你刚好站在了那里。”——听到这个答案的瞬间,我脑子里想到的却是一个叫黄元申的男人。
黄元申是谁,没有和我一样上点年纪的人不会知道他。这么说吧,黄元申就是霍元甲,1983年,他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被选中在内地播放。虽然此剧在香港风评并不佳,但谁让它是改革开放之后内地引进的第一部港产剧呢?他顺理成章成为80年代女孩们最初的梦中情人。我不知道别的地方的情况,反正在我们那个班里,几乎所有的小学女生都爱上了他,这比率和后来爱上姿三四郎不相上下。
每当“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的音乐响起,宛如号角吹响,人们脸色为之一变,起身的起身,收拾碗筷的收拾碗筷,不一会儿,宿舍区的路上空无一人,闪着雪花的荧幕是吸铁石,人们像粉末似的被粘到它的周围。作为一个不动声色、有点傻呆相的小学女生,我抑制住内心的激动,飞速跑到邻居家,在一堆人的后脑勺夹缝中悄悄开始与他的约会。我有厚厚一本贴满他不干胶的日记本,我至少看过5遍《霍元甲》。我喜欢看他在老婆秀枝和红粉知己倩男之间辗转难择、欲爱不能的表情,还喜欢看他英姿勃发大耍“迷踪拳”的帅样,最主要的是,我甚至因为他而喜欢上了班上一个男同学,因为他有着和他差不多的高鼻子、深眼窝及厚嘴唇,每次看到他紧皱眉头眼泛泪水的时候,我就会在内心深情呼唤:别折磨自己了,来找我吧……从此,我对厚嘴唇的男士始终有一种难解的喜爱,这源自那时萌发的邪恶念头——和这样厚的嘴唇接吻应该很舒服吧……
一段美好的暗恋需要一个决绝的收梢,这一点是黄元申和齐秦不一样的地方。当齐秦还努着劲在各地淘金时,黄元申的身影早已凌波微步般停留在喜欢他的人的心海之间。有关他的故事只有一个大概轮廓,50年代随父母去香港,12岁拜师学武,20岁报了邵氏演艺培训班,一年后被吴思远看中成为《饿虎狂龙》的男主角。1972年,因为科班出身兼之会洪家拳、空手道,他成了圈里最被看好的男艺人,《星岛晚报》说他“静若处子动如狡兔,文也文得武也武得”,和张爱玲打过嘴仗的潘柳黛夸这个男人非常出色,影评人公孙鲁更赞他是大将之才……作为TVB首席武侠片当红小生,他一口气接拍了无数电视剧,1979年的《绝代双骄》是香港开埠以来观看人数最多的电视节目。不过,英雄到底难过美人关,1977年他在拍摄电视剧《大报复》时遇上了美女赵雅芝。赵在入娱乐圈时已经嫁了一位医生,而黄元申更有个贤惠的台湾太太,育有一儿一女。使君有妇,罗敷有夫,却阻挡不了感情的发生。1978年两人合拍动作爱情喜剧电影《剥错大牙拆错骨》,书香弟子爱上了秀美少妇,写下诸多书信,这些信遂成了呈堂证供——传说赵雅芝的丈夫识得某周刊老总。
绯闻对女方影响甚微,却对黄元申影响巨大。登在周刊上的情书让他颜面无存,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足不出户,甚至闹出自杀。他爱情不顺,事业也不顺,离开TVB转战“丽的电视”之后声势渐弱,于是开始接触佛教,天天要落蚊帐念经。1989年底,他在香港宝林寺削发为僧,法号衍申。
和从前喝马爹利玩卡拉OK吃生肉的大明星生活相比,做和尚清苦无比,但他说:“我出家后心情特别好,感觉很轻松。过去真的活得很辛苦,想角色、想情节、争名利,筋疲力尽。”2005年之后他开始行踪不明,有人说他还俗去了美国,有人说他在台湾,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他还了俗,带着儿子在大陆生活。大彻大悟的他有句名言:“生活没什么不一样,人生就是演戏,从前我演角色,现在我演和尚。”
我很高兴我爱过的男人过上他想要的生活,不过从此,我每次进寺庙都要端详和尚大师的长相,如果有一天碰到他,我会说些什么呢?应该是“大师,别来无恙?”而他会说什么呢?我给他想了两句台词,一句很酷:“女施主,你认错人了。”另一句很暖:“别后甚好,勿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