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是一封普通读者的来信。被她在信中提到的那个“朴素的小愿望”所打动,我们在第一时间联系了这位读者,并进行了相关事宜的接洽。在这里,祝福她梦想成真,实现这个朴素却不普通的愿望(读者官方微博将持续关注此事进展)。
素未谋面的彭长城先生:
您好!
又是一个老套的开头,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接触挚友——《读者》。
从2008年毕业那年开始,我如同松鼠收集松果一般,把自己所没有的往期《读者》一本一本从各处收集回来,加上自己本来就拥有的那部分,组成了几乎一整套(五百多本)《读者》,此外还收藏了几十张海报(即大封面)。
我想办一个展览。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想法吗?
产生此想法的原因之一:我想分享自己的收藏,让大家看看一本刊龄30多年的杂志,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从20世纪80年代走到今天的。
原因二:我想为恩师的家乡做点什么。
我家在粤西一个小城,我读高三时的班主任来自贵州,他对我的影响深刻而久远。有一次他在班会上和我们说起一件事。几年前老师一家三口从广州坐火车回老家过春节。坐在对面的小伙子说:“我看你很面熟啊,我们曾经同过班吗?”老师平静地回答:“我们的确是同过班的。”“那么,你是坐在我前面的?”小伙子很兴奋。“我不是坐在你前面的,我是站在你们面前的。”“啊!我想起来了,田老师!”那学生初中还未毕业就来广州打工了……我们当时只觉得老师擅长冷幽默,等到很久以后我回忆起那个片段,才了解老师应该是觉得心酸吧——坐在讲台下的学生,不该早早离开校园,背井离乡去打工……
老师来到我们那个小城市十几年了。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回去看他,他很平静地说:“你们一届又一届毕业了,而我却在原地老去。”我们几个同学一下子沉默不语,为岁月无情地流逝,为老师为我们奉献的青春。
我只是想为我们敬爱的田老师的家乡做点什么。
我计划在此次展览中提供贵州地区图书资源缺乏的部分学校名单及其地址,让参观展览的观众为它们自愿捐赠《读者》及其他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一如《读者》杂志曾经发起的捐赠活动那样。
展览的名字我都想好了——“一缕墨香”,很期待这一缕一缕的墨香飘进贵州偏远地区小孩的心间。
这封信,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恢宏的论调以及令人拍案叫绝的文采,纯粹是用流水账式的叙述表达一个朴素的小愿望。
祝您愉快。
广 东/陈广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