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读者》 » 正文

不因一文不名而放弃慈悲与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作者:宣金学
来源:《现代青年》2013年9月下

  如果不是一阵婴儿的啼哭划破夜空,属于邓小明的那个凌晨,注定庸常烦闷。

  这位50岁的农民工浪迹在成都街头,半夜起来闲荡,无意间邂逅了草丛里的新生儿。

  这个刚刚来到世界上的小生命,除了呼吸,一无所有。被老邓发现时,他全身赤裸着,脐带还没有处理好,耳朵和脐带的位置甚至生了蛆虫。

  而邓小明比他多的,不过是一身脏兮兮的衣服,以及一个写着“善者”两个字的灰黄色布袋。他没有工作,也没了老伴,连仅有的一部手机都被偷走了。半个月前,他带着两百块钱来成都找工作。如今,钱花完了,工作还没找到,他有时一天只花一块钱买碗稀饭喝。

  有活儿干,有饭吃,能挣点养老钱,是他对生活最大的期待。

  但是那个凌晨,他似乎忘了对明天的期待。他屏住呼吸,在昏暗的路灯下,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孩子的位置。当看到这个小生命时,他赶紧脱下衣服,裹起婴儿,并用手掐断脐带——这个大老粗并没忘记,自己手脏,怕孩子感染,所以留上一截。

  孩子被送到医院,医生、护士忙着给孩子剪脐带、洗澡、喂奶,而邓小明就在病房外面守着,整整一夜没合眼。清洗过的婴儿单眼皮、大眼睛,胖嘟嘟的。

  草丛附近的摄像头没有记录下丢孩子的人。或许对那个抛弃他的人来讲,他不过是个不会说话、也谈不上有尊严的生命。他(她)也许正在暗自庆幸,成功丢掉了一个不愿承受的负担——对生命的漠视,有时无非是对自我的解脱。

  但就是这样一个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弱小生命,遇到了另外一个食不果腹、前途未卜的弱势个体,两个人的生命轨迹因此而改变。

  孩子的生命得以延续,但邓小明拖着疲惫的身体不愿离去。“只有亲手交给警察,晓得娃娃有个安全的去处,我才能放心。”他一直站在医院走廊,等着民警过来将孩子接走,却忘了自己身处困境:他本应早早去排队找工作,他要挣钱吃饭,或者说,早点找份工作,才能避免挨饿。

  只是,比起孩子的生命,穷困、饥饿或许已经算不得什么。一个被遗弃的生命,比之自己被遗忘的生命,根本无所谓孰轻孰重。

  把孩子送到医院后,邓小明的衣服已经沾满了孩子身上的血迹,医生送他一件绿色的手术服。孩子被接走后,他穿着这件松垮垮的怪异服装,挎着那个写着“善者”的布袋,又出现在劳动力市场的门口。他旁边放着一张纸板,两角压着两块砖头,纸板上写着四个大字:工作不限。在过去的六七个小时里,他已经用自己的双腿与双手,以及布满血丝的眼睛,让自己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善者。

  不同的人,对善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对于生活优越的人,做件好事,很多时候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对邓小明这样平凡甚至卑微的人,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仍能给予别人生的希望和活下去的勇气,这就是他内心坚守的最大的慈悲与善。

所属《读者》期:《读者》2013年第22期

更多《读者》精品电子版文章请点击:https://www.zaixianyuedu.cn/duzhe/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所属《读者》风格:《读者》2013年第22期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