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明,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督导师。
这个时代,读书这种行为的终极目的貌似就是工作。把脑袋埋在书本里近二十年,为的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然而,很多抱着高学历游荡在人才市场上的高材生们却不断抱怨——为什么我们总也找不到好工作?!
我们对“好工作”有误解
《青年心理》:在天涯论坛上有一位网友爆料自己找工作的经历,用的是“不堪回首”四个字:“2006年我硕士毕业,原以为找工作不会太难,奔着月薪过八(8000元)和户口留京的双重指标去的。谁料,晃悠了三个月,最终却只找到一个民企业务员的活儿,收入很不稳定。凑合着干了两个月,我就辞职回家复习了。当时的想法是,博士毕业后薪水肯定能高些,而且可以留高校,这样也比较稳定。
2007年顺利考上博士,但是怎么也没想到,等到2009年毕业时,碰上的是博士就业高荒年。各大学留校指标超级少不说,被经济危机这么一闹,博士的薪水也直线下降。在跟二十几个名牌大学的博士拼命后,我终于进了一家国企,但是得从最底层做起。同学聚会时,我发现六年前本科毕业的同学都比我月薪高。”
类似的抱怨还有很多,人们似乎发现,越是高学历的人越是难以找到好工作。这是为什么呢?
贾晓明:这里首先有一个问题:什么叫好工作?按照这个人的标准,显然民企业务员算不得好工作。我觉得如果做个调查,大概大多数人也都这么认为。文案、营销、服务类等行业,大学生都不屑于去做,在他们看来不是好工作。
为什么这些工作就不好?这些工作不用花费太多体力,工作时间弹性较大,你可以错开早晚高峰上下班,这些不都是好处吗?就因为它们的门槛低,人人都能做,于是高学历的人就觉得它不好。
回头再看看一些人眼里的好工作:高薪稳定,不用吃太多的苦,工作环境还要舒服体面。这就是对好工作的定义,当然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取向。随便翻看几本杂志上几个网,你看里面推崇的人是怎样的?都是IT精英、股市牛人,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年纪轻,身价高。他们很能干没问题,但是千万人中出几个?最重要的的是认同他们并不代表否定其他人,不代表其他的工作不好。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好工作的“好”不光体现在薪水上,还关乎这份工作是否体面。大家都喜欢IT精英,但如果有人说自己是农民企业家,靠卖袜子起家的,那大家好像就不那么推崇:呀,你是袜子大王呀?!即使同样是身价上亿,袜子大王就不如做计算机的、搞软件开发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潜意识中早就把行业分了三六九等。民族文化中有些劣根性的东西影响着我们去找工作,而且这些影响潜移默化、根深蒂固,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青年心理》:我们想要的好工作,其实是让自己看起来有面子的工作,而不是考虑它是否适合自己。
贾晓明:这个案例里的主人公说了,民企业务员他不满意,不符合他硕士的身份。但是如果让他去送快递,他肯定又不去,宁愿选择做业务员。尽管业务员收入不稳定,但他也会选这个,因为跑业务总比做快递好听些。
但我也想说,送快递为什么不行呢?年纪轻轻体力正好,骑着自行车还锻炼身体。如果自己有本事又用心做,你就一定能比别人送得好,你慢慢的就可以自己做个快递公司,自己做老板了。为什么不可以呢?只要能养活自己,而且能让自己越过越好,这不就是一份好工作嘛。
所以,我们现在总是说就业难,大学生抱怨找不到好工作,这里面其实隐藏了很多层意思,隐藏了我们对自己、对社会不切实际的定位和期望。有的人收入已经很高了,但还不好意思跟人家说自己是做什么的。为什么呀?觉得丢脸。再一问又不是什么不正当的行业,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对职业的理解有偏差,这是一种心理定势。
《青年心理》:其实我们说的“好工作”、“坏工作”,都是投射了我们的某些职业幻想,而不是这份工作真的就如何如何。
贾晓明:是的。我们总是觉得找工作心理落差大,这跟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关系,也跟我们自己的观念有关——你有没有对自己的定位?在职业取向上,你觉得怎么样可以体现你的价值?你是认为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就是有价值的?还是非得做社会推崇的体面且高薪的工作才有价值?如果是后者,那么你就业的范围越来越窄,心理压力肯定越来越大。
“好工作”要符合自我定位
《青年心理》:您刚才提到一点,我们对好工作的定义其实要跟自己的价值取向相吻合。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贾晓明:对于不同人,“好”的工作肯定是不一样的。所谓价值取向就是说,你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这是个很大很老也很难的问题,要找到答案可能也需要一个阶段去摸索,去成长。
拿我自己来说,从二十几岁开始,我的目标就是当一个好老师,这个目标从来没变过。在我看来,这就是最有价值的。当然,这个目标还有一些附加的东西,比如老师当到什么程度?学生认可肯定是一个,还有职称也是一方面。但是,这些都围绕着老师来定位。
《青年心理》:但如果换给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可能说,当老师还不够,要当校长才行。
贾晓明:我不这么认为。难道我当了一辈子老师,没有做成校长就是失败吗?我的自我定位就是一个老师,所以有机会竞聘一些领导岗位时我从来不去,那不是我的人生追求,所以跟我就没有关系。这可能是很多人感到迷茫的原因,他们其实并没弄清自己要什么,或者弄清了,然后在现实诱惑面前又彷徨了。
当然我不否认,当领导有当领导的好处,但你必须知道,也要付出相应的辛苦。人的追求各不不同,有的人喜欢拿出时间去应酬,去处理各种事务,但我就喜欢有时间给学生讲讲课,跟他们一起做社会公益活动。我选择让我快乐的事儿去做,这样的工作对我来说才是好工作。
《青年心理》:如此说来,我们找不到好工作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只追求社会推崇的,却不知道什么才能让自己真正快乐。
贾晓明:我不反对大家去当校长,这很好,这也是他的选择。但是,任何一种工作都不可能只要它光鲜美好的一面,而不去受相应的辛苦,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我有一个学生很有意思,他觉得当大学老师很体面,工作很稳定等等,在决定考研前向我询问大学老师的工作情况,好帮助他决定是继续读研究生直到博士,还是做别的。等我们谈完以后,他说“我不当大学老师了”,他说没想到大学老师那么忙,有那么多的事,有那么多的压力,收入也不高。对于我自己来讲做老师感到快乐是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事情多、要求高所带来的压力不太觉得什么,或者说还是可以处理。但如果不是这种心态的话,大概会觉得当大学老师并不一定是个好的选择。
我常说小学生写作文《我的梦想》,百分之八九十写的都是科学家、作家、解放军什么的,这其实是比较糟糕的教育。实际上科学家是什么,他根本就不知道。科学家是怎么生活的,他们的研究要经过多么漫长的时间,有多辛苦,他都不知道。但我们的教育只夸大了这份工作的荣耀,隐藏了其他更真实的部分。回到刚才说的“袜子大王不如IT精英”的问题上,其实这就是把工作分成三六九等的根儿,也是最致命的心理枷锁。
《青年心理》:说到这里还有一点,那就是很多人觉得大学毕业了,自己肯定能做比较高端的工作,于是不屑那些基础性的工作。
贾晓明:这涉及到自我能力的评估。刚才说了,IT精英只是少数人,你必须承认个人能力的限制。好工作不是让你发挥到别人的水平,而是发挥出你自己的潜能部分。
其实能力包括很多方面,这里面我特别想强调一点,那就是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你会发现,很多人就是有毅力,耐得住寂寞,付得了辛苦,这种人的创业成功率可能就是高。但有的人就是受不了等待,喜欢速成,那么创业可能就不太适合他,但是这也是一种性格,也有适合他的工作。
但这里面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比方说,有一些性格相对比较外向,有热情有活力,总是愿意研究新鲜事物的人,他们比较有弹性,能忍受不确定感。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性格特征。而与之相对的,有的人就做事按部就班,有条理,但是有点墨守成规。这种性格做很多事情也挺好,比如一些规则性强的工作,但是它也带来很大的缺陷,就是创造性可能不够,缺乏灵活度。实际上,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巨变的社会,每天都有新鲜东西出来。可能这种墨守成规的人就比较痛苦,而灵活多变的人会觉得更如鱼得水。对于后者来说,他们觉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机会就会更多。
其实这没什么不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好了。但是问题出哪儿了呢?很多人看着人家那个好,非要做人家的工作。尤其是现在社会推崇的可能都是些灵活度比较高的工作,另一种性格的人就会要求自己改变,但是自己做不到,于是就痛苦。
《青年心理》:很多人不是提倡要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吗?也许这正是一个契机,可以通过工作改变自己?
贾晓明:现在的确很多人提倡要超越自我,超越环境,改变性格上的某些缺陷。我想对于超越可能每个人的理解也会不同。我觉得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就是超越,而不是别人有的我一定有,通过改变自己达到和别人一样才是超越。
《青年心理》:您认为性格是不能改变的吗?
贾晓明:能改变,但不能完全改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性格是人格的一部分,人格最大的特点就是具备一定的稳定性。我不能说一点都改变不了,比如说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你平常多带着他玩玩,他会变得开朗一点的。但即使这样,他跟那个生来就特别开朗幽默的人比,还是差一大截。也就是说,很少有人能从一种性格直接跳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上去。
但我们现在很多人就是觉得,另一个极端才是好,一定要征服自己和环境,要达到哪个程度才算理想。这就是给自己设了一个绊脚石,因为你花了很大精力要修成人家的那个好,结果把自己的东西都忽略了、丢失了。你过得还特别不开心,内心极度挣扎,能量都被自我否定、自我对抗给消耗掉了。
所以,每个人在找工作的时候要想到这个问题,就是你是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你适合找怎样的工作,什么工作能发挥你的特长。而不是别人说这个工作好,社会推崇这个工作,你就非要去做。这又回到你对自己有多少了解,有多少坚定,以及你能不能为自己负责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