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读者》 » 正文

我眼中的英法差异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作者:赵慧颖
来源:读者杂志

美食数不胜数

  在英国,超市里的蔬菜和水果基本上体现不出季节变换。因为食物基本都靠进口,所以一年四季总是那么几样。比如黄瓜都是从西班牙运来的,樱桃基本都是从美国进口的,苹果通常是来自南非的。所以,吃点时令蔬果的诉求在英国基本上行不通。

  可是一到法国,马上就有了一种从岛上到了大陆的感觉。法国的物产真是丰富,不光本国产的蔬果琳琅满目,好多竟然都是本省出产的,这对刚从英国搬来的我来说实在是太奢侈了。随着季节的变化,蔬果柜台上简直像在进行阅兵式:从我刚到法国时七、八月份的各种桃和杏,到九、十月份的各种葡萄,再到年末的苹果和橘子,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众所周知,法国是面包、奶酪和葡萄酒的天堂。在法国,面包店里永远都有新鲜出炉的各式面包。法国人的三餐几乎都要用面包来配食,面包店可以说是“十步一岗、五步一哨”,不管住在哪里,购买面包都很方便。而英国人就没有这么奢侈了。在英国,只有市中心才会有少得可怜的几家面包专营店,而且种类和新鲜程度远不如法国。身居英国的法国人最怀念的就是他们的面包店了。在国内时,我经常纳闷:法国人怎么会喜欢吃硬得像石头一样的法棍?其实,新鲜的法棍外脆里嫩,干吃都会觉得很美味,若是再配上奶油、熏肉和奶酪,那简直是舌尖上的一大享受。只是法棍最好在烘烤完成后的一个小时内吃完,否则就会变得越来越硬。

  虽然法国美食数不胜数,但是胖子却不多。就斯特拉斯堡来看,街头上的女性大多身材苗条、衣着时尚。这可能是因为法国人对于食物更注重“质”,而不是“量”。法式餐厅的饭菜分量都较少,力图达到一种少而精的效果,而且法国人在两餐之间似乎很少吃零食。英国人就不一样了。英国人的肥胖率虽然比不上美国,但肯定比法国要高。英式早餐就是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典型代表。一份标准的英式早餐包括两片培根、两根香肠、一个鸡蛋、一片黄油吐司、一勺番茄豆、一勺炒蛋和一勺炒蘑菇——光是早餐的油脂量就已经超过营养学家建议的一个成年人全天摄取的最高油脂量总和了。虽然英国人也不是天天吃如此丰盛的早餐,但英法饮食习惯之不同从两国人民的腰围上便可窥见一斑。

浪漫无处不在

  说到法国,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著名的法式浪漫了。我觉得法国真是将浪漫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一个国家。浪漫存在于法国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包括对美食与美酒的追求、对服饰的讲究以及对待生活的方式。

  在烛光摇曳的餐厅,彬彬有礼的侍者端上酒单和菜单。而讲究搭配的法国人必然要选择与他们钟爱的食物最为相配的一款美酒:吃海鲜的话,就一定要配上白葡萄酒,用以烘托海鲜的鲜味;若是吃牛排,就要配上红葡萄酒。如果细分,则更加复杂。葡萄的种类、产地、年份和收获月份不同,葡萄酒的口味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我所在的阿尔萨斯大区产的白葡萄酒就有PinotGris、Gewurztraminer、Muscat、Riesling等几种。其中Gewurztraminer比较甜,一般是作为餐后酒来饮用。

  除了美食与美酒,法国还盛产美女。法国的美女不光天生丽质,还善于用服饰来展现自己的品位。不管是在商业街上购物的都市丽人,还是行走在校园里的花季少女,每个人的穿着都显得恰到好处:衣服剪裁合体,颜色搭配得当,甚至身上佩戴的每一件小饰品都是精心挑选并符合当天的穿衣风格的。难怪法国女人会成为全世界爱好时尚的女性争相模仿的对象。不过,法国女人尽管穿衣时尚,却从不盲目追求潮流。英国就不同了,前两年流行军绿色大衣的时候,英国的街头简直成了一片绿色的树林。

  说到浪漫就不能不提爱情。法国人对当众示爱的接受程度是可见他们表达爱意的热烈程度的。在车站等车时,我时常会看到非常投入地进行法式长吻的情侣,而他们周围不到一米的地方就站着陌生人。不过没有人觉得尴尬,也没有人多看他们一眼,好像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相比之下,英国人就保守得多,虽然也会有人在大街上热吻,但他们一般会挑选人较少的地方,动作也较法国人收敛。

  法国人的浪漫还表现在为人的热情上。我发现罗马语族的人(如法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大都热情奔放,而日耳曼语族的人(如英国人、德国人)则崇尚理性和逻辑,表面上看起来也比较内敛、冷漠。以中国人的角度来看,法国人比英国人要好接近。法国人通常初次与人见面就热情外露,微笑或是问一些问题来表示对对方感兴趣。英国人则是慢热型,不熟的时候会显得有些冷漠,熟络之后才会放得开。另外,我发现法国人通常比较直率,会比较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比如会直接说自己不喜欢某物。相比之下英国人就显得委婉一些,比如会先说一堆赞扬的话做铺垫,最后再说自己不喜欢,或者干脆不说(如果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总之,英国人给我的印象是特别酷,特别有礼貌(有时甚至有点假),爱自嘲,有幽默感;而法国人则爱吃、爱美、爱享受,也更好接近。

购物之“苦”

  法国是一个非常注重传统的国家,比如红酒和奶酪很多都是遵循古法制作的,不允许加入现代的添加剂。不过这种传统有时却显得有点落后。在注重效率的英国,网上购物十分发达,新鲜的鱼、肉、蔬菜等都能网购。各大超市也都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而且可以将收货时间精确到小时。这对时间紧张的上班族和提东西不方便的人来说实在是非常便捷。除了超市,各个服装品牌也几乎都有寄送服务。小家电和日用品也不例外,亚马逊上的商品琳琅满目,而且价钱比实体店便宜。在英国时,我曾经创下两个月不出门买东西的纪录,天天在家收包裹。可到了法国情况就不同了,网上购物很不方便,种类也少,网购成瘾的我只好天天拎着购物袋去超市排队。不过,网购不方便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省钱。毕竟一键购物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很容易就让人买些本来不需要的东西。

  在法国,所有商店(除了少数面包店和小店之外)周日都是关门的,就连人声鼎沸的巴黎也是如此。而在英国,商店每天都会营业,只是在周日时开门会稍晚一些。刚到法国时,我非常不适应,经常忘记在周日之前买好食物。可当我就此跟一位法国朋友抱怨时,他却说:“商店周日不开门实在是太好了,周日最好永远不开门!”

  我当时十分不解,以为法国人习惯了“宅”的生活。直到某个周日我们造访城郊孚日山脉的Haut-Koenigsbourg古堡,看到山腰上停着的长长一排车和在户外远足、郊游的人们,我才突然理解了法国人的周日。从金钱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造访古迹和博物馆,走在静谧的街道上,与家人分享甜蜜的时光,那一份惬意、慵懒与自得,不就是法式浪漫的真实写照吗?

  (俞俞摘自《新东方英语》2014年第5期,黎青图)

所属《读者》期:《读者》2014年第15期

更多《读者》精品电子版文章请点击:https://www.zaixianyuedu.cn/duzhe/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所属《读者》风格:《读者》2014年第15期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