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则故事,出自《晏子春秋·谏下》,深有意味。
说是武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均在齐景公帐下效力,因性格张扬残暴,使人不安。
大概齐景公也觉对他们难以掌控,有除而后快的心思吧,这样晏子才进言说,给他们两个桃子,告诉他们说,二桃三士,你们凭着各自的功劳大小吃这两个桃子吧。
桃子本不足道,何况只有两个桃子。但因为是君王所赐,桃子便不仅是桃子了,有了某种强烈的象征意味。
那肯定是要争一争的。尤其是对于武士,他们不懂文人雅士那些弯弯绕的逊让之礼。于是两个桃子很快各有归属,已分别拿在了公孙接和田开疆手里。
那就说明,古冶子的手里是空着的。古冶子肯定不开心。
于是古冶子就质问那二位:“平心说说,你们的功劳真比我古冶子的大吗?”
老实说,三人里面,古冶子的功劳是最大的。但这时候桃子在谁手里就代表谁的功劳大。
武士之为武士,他们的逻辑和心理是不同于寻常人的。被古冶子质问,那二位确实觉得自己的功劳大不过古冶子,但是桃子已经到他们手里了,怎么办呢?谁的桃子给古冶子呢?
公孙接和田开疆既觉得自己功不如人,又不想送出到手的桃子,两难之间,他俩竟然自杀了。
这样一来两个桃子都余下来,都可归于功劳最大的古冶子了。古冶子得此,也是实至名归。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古冶子也自杀了,因为他觉得这样得到桃子已没什么意思了。
此典故的名字叫“二桃杀三士”。
从这一角度看,有时候武士是不好杀的,武士孔武有力,你欲杀他,反被他杀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有时候武士却又如此好杀,比如赐给两个桃子,就把如此的三位勇士杀掉了。真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萧 萧摘自《黄河文学》2014年第10期,夏大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