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读者》 » 正文

金钱能买来幸福吗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作者:裘霜/译
来源:读者杂志

  金钱能买来幸福吗?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

  最新研究表明,财富本身并不能为美好生活提供任何保证。比高收入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如何花钱。举例来说,与为自己花钱相比,为别人花钱更令人愉快。而且,当人们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时,花钱旅游、增长见识,比购买物质产品更让人感到持久的幸福。

  经历的价值超出想象

  作为旧金山州立大学心理学副教授,瑞安·豪威尔发现,人们之所以认为买东西能够更好地体现金钱的价值,是因为经历总是转瞬即逝,但物质产品却一直在那里,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反复使用。所以,尽管人们偶尔会花一大笔钱去度假或购买演唱会门票,但在手头不甚宽裕的情况下,他们坚持把有限的金钱用来购买物质产品。豪威尔说:“人们认为经历只能提供短暂的快乐,但实际上,它能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更持久的价值。”

  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托马斯·季洛维奇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人们常常进行理性的计算:我的钱有限,要么出去玩,要么买东西。如果我出去玩,会很不错,但很快就结束了;如果我买东西,至少可以永远拥有它。这在事实上是正确的,但在心理层面上却未必,因为一旦买到手,我们很快会对自己的物质财富习以为常。”这个过程叫作“享乐适应”,它使得人们难以通过购买物质产品感受到长久的幸福。时髦衣服或新汽车可以让人获得短暂的快感,但我们很快就认为它们理所当然了。

  另一方面,季洛维奇教授认为,经历往往能够满足我们更多潜在的心理需求。旅行虽然很快结束,但我们可以经常与其他人共享自己的经历,不但能与他人有更广泛的联系,还有利于形成认同感。如果您攀登过喜马拉雅山,那么很久以后,当所有钟爱的小玩意儿都被抛在脑后时,您还可以常常回忆和谈论这段经历。

  更重要的是,我们往往不会拿自己的经历跟他人攀比,而物质方面的攀比要突出得多。

  季洛维奇教授和他的同事们还发现,期待一段美妙的经历,要比等着购买实际有形的商品更能带来快感。等待一个事件的发生一般会令人兴奋,而期待物质性的东西则“似乎让人不耐烦”。

  不要对所购物品习以为常

  拥有更多物质财富并不总让我们欣喜,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习以为常了。

  吕波密斯基教授说,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尽量有意识地欣赏和感谢您所拥有的,时常提醒自己敝帚自珍。具体做法很简单,比如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数数自己的幸福,记日记,或者向他人表达感激之情。关键是要找到一种方法,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保持清醒的认识,避免简单地把它们摆在四周。

  增加多样性、新颖性会带来惊喜,也可以使人更珍惜自己的所有。比方说,如果把一幅画挂在同一面墙的同一个位置,除了刚买回家的那段日子,您不会再多看它一眼。但是,如果把它与另一个房间的另一幅画对调,您就会用新鲜的眼光观看两幅画,而且会更欣赏它们。

  吕波密斯基教授还建议,应尝试与他人分享您的所有,并敞开心扉,迎接新体验。这意味着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或者与他人分享。

  试着给别人钱

  说到钱,一种自相矛盾的现象是,虽然赚更多的钱可能会提升我们的幸福感,但是,给别人钱却比为自己花钱更令人快乐。

  这一结果是吕波密斯基教授在一系列研究中发现的。一开始她在校园里向学生随意派发现金,并告诉一些人要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告诉另一些人把钱花在别人身上。结果显示,后者比前者更开心。

  吕波密斯基教授还在研究中发现,向慈善机构捐款的人更加快乐,在穷国和富国皆如此。她说:“很多人的想法是,等我有钱了,就向慈善机构捐款,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乐于奉献的人,往往是正在贫困线上挣扎、努力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人。”

  幸福感与人拥有的金钱数额关系不大,但与人捐款所产生的效应密切相关。如果您看到自己的钱让别人的生活有所不同,您就会快乐,即使您出资的数额微不足道。

  花钱买时间

  同样重要的一点是,您买回来的东西会怎样影响您安排自己的时间。在郊区购置大宅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研究人员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长时间通勤会降低人对总体生活的满意度。据计算,您需要加薪40%,才能抵消每天一小时通勤所增加的痛苦。

  “花钱买时间更划算,”吕波密斯基教授说,“不要购买一辆更花哨的汽车,除了每天上下班的时候坐在车里,您不会在其他时间需要它。与其在郊区买别墅,每天长时间通勤,不如在市区购买一处离工作地点很近的小房子,如此一来,您就可以利用日落前一小时与孩子在公园里踢踢球。”

  另一种为自己购买时间的方式是把不喜欢的工作外包出去。聘请私人助理曾经是富人的专利,但现在人们可以更方便、更实惠地雇用自由职业者,或在网络上找专业人士,帮自己完成日常管理或单个任务。

  不过,虽然购买时间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但总是用金钱来衡量时间的价值却未必可取。一旦人们把自己的时间当作金钱,便不太可能花时间去做没有经济收益的事,即使是少量时间也不行。因此,将时间当作金钱也会造成一些破坏性后果。

  钱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幸福

  幸福的第一个衡量指标是“可评估性”,吕波密斯基教授将其定义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您的生活是美好的——您对自己的生活满意,正在朝着既定的人生目标迈进。”经济学家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数据和幸福调查数据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比对,非常明显的证据表明,在世界各地,富人都比穷人更幸福,富裕国家的人比贫穷国家的人更幸福。

  幸福的另一个要素是“情感性”,吕波密斯基教授解释说,这是指一个人经历愉悦、喜欢和安宁等正面情绪和与此相对的负面情绪的频率。“您也许整体上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但其实真正开心的时候不多。”她说,“当然了,快乐的人也会体验到负面情绪,只是没那么频繁。所以幸福其实是由‘可评估性’和‘情感性’两个部分组成的。”

  研究者审视情感性指标后发现,家庭的年收入一旦达到7.5万美元,他们的幸福感便不再随着钱的增多而递增。总之,当您钱不多的时候,额外一点点钱就会让您开心很久,因为您有能力满足更多基本需求了。然而,一旦您积累了一定财富,再想“买到”更多幸福就变得难上加难。

  切忌入不敷出

  最后,虽然关于金钱与幸福的许多研究都侧重于如何花钱而不是如何省钱,但研究者认为,入不敷出将招致灾难。因此关照好您的基本需求,确保一定程度上的金融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季洛维奇教授认为,虽然他的研究表明,相对于物质产品而言,生活经历能够给予人们更多幸福,但人们首先当然应该购买必需品。他的研究成果并不适用于收入非常低的人群。他说:“那些人真的无法自由支配收入,手里的钱几乎全部用于购买必需品了。”

  “储蓄有利于提升幸福感,债务则不利于幸福。但是,债务的弊端大于储蓄所带来的好处。”吕波密斯基教授说,“从幸福的角度来看,更重要的是摆脱债务,而不是增加储蓄。”

  (若 子摘自《海外文摘》2015年第1期,本刊有删节,勾 犇图)

所属《读者》期:《读者》2015年第08期

更多《读者》精品电子版文章请点击:https://www.zaixianyuedu.cn/duzhe/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所属《读者》风格:《读者》2015年第08期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