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读者》 » 正文

说说郑和下西洋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作者:押沙龙
来源:读者

  古里是中国古籍中的叫法,现在的通用名是卡利卡特或者科泽科德。古里位于印度西海岸,从这里往西,可以直航非洲和阿拉伯;往东,可以前往东南亚。古里既扼东西方海上交通之要道,自身又盛产香料,所以从很早的时候就是一座海上重镇,获得了“香料之城”的称号。在航海史上,古里有一个传奇的历史——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两个顶级的航海家都来到这里,又最终都死在这里。这两个航海家,一个是达·伽马,另一个就是郑和。

  郑和与他的船队

  郑和的身世其实颇为凄惨。他原名马三保,是云南的回族人。他的家族也算是高门大户,父亲还亲自去过麦加朝圣,在当地很有声望。但后来明军灭元,南征云南,郑和家就倒了霉。他父亲死于战乱,10岁的郑和也被捉去活活阉割。郑和从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少爷,转眼家破人亡,沦为太监,其间的种种屈辱与苦楚,令人难以想象。后来因缘际会,郑和进入燕王府,慢慢成了朱棣身边的红人。等燕王起兵,建文逊国,郑和也跟着发迹,做了内官监太监。不过据说郑和的相貌很武猛,行如虎步,声音洪亮。永乐帝挑选船队统帅的时候,郑和这种威武的相貌似乎就起了一点作用。

  公元1405年,郑和率领着一支庞大的船队出发了。

  郑和下西洋这件事,很多地方都扑朔迷离,争论很多。对船队的人数,大家没有多大异议,比如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全体人员是27800人。此后大致保持这个规模,变化极小。船只的数量和种类也没太多争议。还是以第一次出航为例,郑和船队有5种船:宝船、马船、粮船、坐船和战船,共计208艘。

  但是船有多大呢?这方面的看法尤其不统一。大家最关心的是最大的“宝船”。按照传统说法,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这个数字出自《瀛涯胜览》一书,其他资料都是从此处援引。但是很多研究者并不相信。他们不相信,主要是因为这个数字太大了。它折合成现在的长度大约长138米,宽56米。木质帆船超过90米就大得很不妥当了,在结构应力上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在海浪拍击下更容易变形。138米长的木帆船,多少让人有点难以置信。再说,不少学者认为这个长宽比不合理,觉得这样的船在海上运转起来太不方便,速度也上不去。还有专家出来考证,认为原本《瀛涯胜览》里是没有这个数字的,直到嘉靖年间才有好事者加进去,所以完全不可信。

  但是拥护者也有不少,他们也提出了很多理由。关于争论的细节,这里无法仔细罗列。但是各方的意见实在是差别极大,比如南京博物馆考古专家王志高认为宝船排水量超过两万吨,台湾海洋大学教授苏明阳则认为排水量只有1000吨左右。

  如果我们相信郑和的宝船是两万吨巨轮,那确实太震撼了。如果我们采纳最小的1000吨,郑和的宝船就没那么神奇了。

  总之,在研究者的讨论中,郑和的宝船就是这样忽大忽小,神奇莫测。

  船队是怎么航行的

  现在船只航行需要实时了解自己所处的经纬度。可是在郑和那个时代,他们怎么知道自己的经纬度呢?测纬度是有办法的,这个比较简单。北极星几乎就在地球自转轴的正上方(有微小的偏差),你只要测出它的仰角度数,就能够判断出自己所在的纬度。

  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无论是欧洲人、阿拉伯人,还是中国人,就都会测纬度了。他们用的具体工具有差异,就像欧洲人用航海星盘,中国人则用牵星板,但它们的基本原理是差不多的。郑和的牵星板并不复杂,就是用一个木板放在跟眼睛水平的位置,眼睛和木板的距离固定,然后抬头看星星。配套的木板是严格标准化的,一般是12块,分别称为“一指”到“十二指”。如果还看得见星星,就换一个高点的木板,如果看不见了就换一个矮点的木板,直到木板的边正好对着星星。从木板的高度就能推算出星星的仰角,从而知道自己的纬度。当然,郑和并不需要真去用木板高度去算仰角,他甚至可能根本没有纬度的概念,但是他只需要记住现在的位置是几“指”,对他来说就够了。郑和的《过洋牵星图》里都是这样的记载:“丁得把昔过洋看北辰星七指平水。”翻译过来就是:我在丁得把昔这个地方,测北极星时用的是第七块木板。

  但是经度就测不出来了。当时全世界的航海者都不会测经度。那怎么航行呢?郑和用的办法是循“针路”而行,这个航海办法并非他的首创,可能宋代就有了。

  要解释“针路”这个概念,可以先看一下《郑和航海图》里的记录。比如下面这一段:“官屿溜用庚酉针,一百五十更,船收木骨都束。”这是什么意思呢?

  “庚酉针”比较好解释。当时人在罗盘上用子丑寅卯这些字指示方位,所谓庚酉针,就是西偏南262.5度。比较费解的是这个“更”。“更”本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后被用于航海,成为一个重要的航海术语。每一昼夜分为十更,“一百五十更”就是15天。但这个没有意义。今天风大,你往“庚酉针”方向开15天到了,明天风小,我开15天还在海里呢。所以这里的“更”就不是单纯的时间,而必须加上一个前缀:在标准航速下,开一更天的时间。标准航速怎么确定?说起来办法颇为简陋,就是让一个人站在船头,向海里扔下一个木片,同时用一种固定的步速往船尾走。如果走到船尾的时候,木片也同时到达了船尾,这就说明船是标准航速;如果木片还在船的中间,就说明是半个标准航速,这时候船开两更,才能对应针路上的一更。所以上边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船从官屿溜(现在的马尔代夫)出发,往西偏南262.5度方向开,在标准航速下开15天可到木骨都束(现在索马里的摩加迪沙)。

  郑和船队航行的基本原理就是这样。但真执行起来,光是测量航速,就需要大量的、烦琐的工作,而且帆船一旦被风吹得偏离航向,就需要重新计算,重新调整,其中不无风险。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坏血病。人如果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和水果,体内缺少维生素C,就会得坏血病。这个问题让欧洲航海家特别头疼。还是以达·伽马为例,他的160名船员里,据说最终死于坏血病的多达100多人。但是郑和船队里似乎没有关于坏血病的报道。这是为什么呢?有人做出了种种解释,比如郑和带了大量豆子,在船上发豆芽给船员吃。也有人说是跟中国船员习惯喝茶有关。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是如果我们再追问一句,阿拉伯商人频繁往来于非洲和印度,也走过郑和走过的很多航线,但也没听说他们大量死于坏血病的。饮食习惯可能确实是避免坏血病的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一个因素,那就是达·伽马、麦哲伦他们中途无补给的连续航行时间更长。

  七下西洋

  西方殖民船队往往是富有高度攻击性的,手段非常残酷。相比之下,郑和船队则表现得相当文明。在东南亚和印度洋海域,郑和没有强大的对手。欧洲人还没有出现,德里苏丹国和帖木儿帝国则已衰落分裂,其他小国更不足为虑。可以说,郑和统率的是一支无敌舰队。但是郑和没有怎么使用武力,7次航海中,只发生了3次较大规模的战斗。一次是剿灭了某个华人海盗集团,一次是卷入了苏门答腊的内乱,一次则是途经锡兰时,锡兰王派兵进攻船队,结果被郑和俘虏解送中国。按照《瀛涯胜览》的记载,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完全是一派喜气洋洋的场景,首领欢迎,商人满意,群众拥护。为什么明朝人和欧洲殖民者的表现会如此不同?这是因为在本质上明朝人更文明吗?有这个可能。明朝人从没有像葡萄牙人那样渴望占据海外领土,建立商业殖民地。他们没有使用武力的需要,因此他们的行为也就更加自然和文明。

  和以往的某些说法不同,郑和船队并非单纯为了“宣国威于海外”,而是出洋做“散财童子”去了。他们很热心地做贸易,对价格也很敏感。比如他们在古里的时候,就和当地人讨价还价长达一两个月之久。郑和用瓷器、丝绸之类的货物换回了很多海外异珍,比如胡椒、苏木、龙涎香、玛瑙、珊瑚等等。他甚至还给皇帝弄到了几头长颈鹿,大家都说这就是传说中的麒麟,永乐帝就留下来当麒麟养。这些记载都很有趣,但是在读这些资料的时候,有一件事我始终觉得有点困惑。郑和他们对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留下了详细的记载,但始终没有提到过这样的问题:大地到底是什么形状?在海的那边还有什么?

  郑和跨海10万里,航程直到索马里,但非洲大陆是何形状,眼前的陆地之后又有何海,记录中从没有谈过,也没有猜过。从这个角度上说,郑和是旧时代最后一位伟大的航海家,而不属于新时代。

  再也没有第八次

  郑和为什么下西洋?关于这个问题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比如寻找建文帝,比如实施对帖木儿帝国的战略包围,比如扬威海外,比如开拓贸易,比如震慑倭寇等等。这个问题有这么多答案,正说明了在它背后,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强烈的需求推动,大家都不太确定郑和为什么下西洋。也许正因如此,在郑和死后,明朝就再也没有派出过新的船队,而葡萄牙人的船队却前赴后继,一波又一波地前往亚洲。

  明朝官僚阶层反对郑和远航。成化年间,皇帝派人查阅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兵部车驾郎中刘大夏甚至把资料藏匿起来,不给皇帝看。刘大夏说:“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事实上他的估计还是保守了,根据明朝笔记《广志铎》的记载,郑和下西洋带走700万两银子,最后只剩下了100多万两。如果加上造船等前期费用,所费肯定不下千万两白银。但是郑和下西洋就没有收益吗?当然有。先不说给皇帝带来的珍宝,郑和的远航对民间经济也是有推动的。严从简在《殊域周咨录》里就说,郑和下西洋导致“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裕矣”。当然他写的是一本记录海外交往的书,在这方面也许有溢美之词,但是郑和下西洋对明朝经济的刺激肯定是相当强烈的。再说他还带回来那么多海外珍宝,那些珍宝又到哪里去了?

  问题是,它也许对明朝整体经济有益,但在朝廷的财政收支表上,郑和船队就是个巨大的赔钱货。对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国家来说,政府直接从大航海中获得收益,对政府来说这是个赚钱的买卖,所以对此格外起劲。但明朝政府却不能从大航海中直接获得财政收益,户部看到的就是赤字。你可以讲大道理,大河有水小河满,国家皆富,政府安能独贫?可是那种曲折隐形的收益,怎么能弥补眼前账本上的巨大亏空呢?你也可以指出皇帝的库房毕竟多出了许多珍宝,可是这些珍宝又如何转化为政府财政收支表上的收入呢?

  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在郑和之后,中国船队确实撤出了印度洋,那里的贸易被阿拉伯人控制。在东南亚,中国人却变得更加活跃,甚至建立了很多固定据点,但最终他们还是遭遇了灭顶之灾。新时代里,游戏规则已经不同,海外开拓必须有强大的国家武力做支撑,而明朝政府没有从中得到巨额收益,也就不会派出船队去保护商人。万历年间,西班牙人发动了马尼拉屠杀,上万华人遇难,从此中国人在东南亚的力量一蹶不振。明朝政府对此完全无动于衷,这个决定两国海外力量对比的大事件似乎跟政府毫无关系。

  郑和和达·伽马,这两位都死在古里的航海家,一个指挥着两三万船员、200多艘船只,另一个则不过几百人、4艘船。但是未来属于达·伽马,而不是郑和。在达·伽马船队的背后,是葡萄牙整个国家上下一心的财富欲求,而郑和远航的动机却含糊暧昧,更多的是靠皇帝一个人的意志在推动。也许正因如此,古里才成为葡萄牙在亚洲的发轫之处,大明王朝在印度洋的终结之地。

  (芊 芊摘自新浪网作者的博客,本刊有删节,于友善图)

所属《读者》期:《读者》2015年第22期

更多《读者》精品电子版文章请点击:https://www.zaixianyuedu.cn/duzhe/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所属《读者》风格:《读者》2015年第22期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