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读者》 » 正文

皇家的堂会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作者:崔济哲
来源:读者

  四大徽班进京,用了三十年工夫,把“横行”京城的昆曲一举荡平。它拿下京城的戏台,首先“征服”了旗人,没用五十年,旗人见面行礼竟然都是纯正的京调京韵的京剧道白,王爷、贝勒爷、将军、巡抚、前三品的大员,不少都是出名的票友,拜师学戏,听戏捧角儿已成时尚。

  说某日,程长庚去澡堂子里泡澡,水汽蒸腾得朦朦胧胧,谁也看不见谁,猛然间听得一声道白:“大夫哇!”嘴里还打着板,拉着过门的弦,叫板以后紧跟着就是一段清唱:“劝大夫放开怀且自饮酒,些须事又何必这等担忧?”赢来一片喝彩声,水雾弥漫中仿佛是一位苍头老者道:“唱得入味,这难道是程长庚程老板?这厢有礼了!”程长庚大吃一惊,自己明明未曾开口,为何仿佛刚刚张口应唱?后来才搞明白,竟然是九贝勒爷在学唱《借东风》。

  京戏堂而皇之地进了皇宫。

  皇帝喜好这一口,但皇帝绝不能到戏园子里去看戏,于是就在紫禁城建戏楼,在避暑山庄建戏台,在颐和园建戏楼。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故宫寿安宫和宁寿宫的畅音阁、圆明园的同乐园、承德避暑山庄的德和园、颐和园中的德和园大戏楼。

  乾隆、嘉庆、道光都喜欢戏曲,但比不上后来人,咸丰的热衷近乎痴迷,深爱近乎沉醉,堪称帝王中的戏迷。

  咸丰戏瘾大,而且是行家。咸丰听戏开的皇家堂会只招待皇家自己人,皇后、嫔妃,簇拥着咸丰皇帝看戏。咸丰的堂会不容外人的一个原因是为了“保密”,咸丰戏瘾上来了,难免要清唱一段。曾有一位太监透露,咸丰皇帝不止一次站在九龙口上,打着云板,敲着单皮鼓,指挥着“场面”。九龙口,伶界有说法。传说当年唐明皇李隆基喜打鼓,打的是羯鼓,也真下过功夫,因练打羯鼓打坏的鼓槌就堆放了三四竹筐。唐明皇就坐在台口上打鼓,这台口从此就称“九龙口”。咸丰的鼓也打得地道专业,在京剧“场面”中,打鼓的是整个乐队的指挥,足见其功夫。据说,咸丰皇帝戏瘾上来了,还要粉墨登场,专唱清口老生。咸丰皇帝开堂会不让外人参加,就是怕损了帝威。

  夫唱妇随。当年兰儿入选秀女,又晋封为兰贵人,其中有一条就是对音乐、戏曲有一种天生的聪慧、天生的灵通。为了博得咸丰的喜爱,慈禧当年在这方面没少下功夫。她不但是戏迷,有戏瘾,而且是戏精、戏通。慈禧当权以后,立即在颐和园修了一座比故宫畅音阁还恢宏的德和园大戏楼;五十大寿时,慈禧又花了十一万两白银购置了全套的戏装行头和道具,可谓空前绝后,单凭这一点足见慈禧对京戏痴迷到何种程度。

  老佛爷的堂会就开在颐和园。老佛爷开堂会的风格和咸丰截然不同。

  咸丰虽然身为皇帝,开个堂会听个戏还藏着掖着,犹抱琵琶半遮面,自欺欺人。而慈禧开堂会听戏,摆的是谱,扬的是威,要的是派。能去颐和园“陪戏”,领到“赠戏”“赏戏”,那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和鼓励。

  据说在颐和园德和园看戏时,去“陪戏”的大臣们不是坐在官椅上听戏,而是跪在戏楼下陪着老佛爷听戏,跪多久,那要瞧老佛爷的戏瘾过足了没有,无论是夏日炎炎、酷暑逼人,还是寒冬腊月、北风呼啸。虽然老佛爷有旨,累了就回厢房休息,但大家都心甘情愿陪老佛爷听戏。当然大臣们也有大臣们的高招,他们为了跪得舒服,跪得自在,就要拉拢大太监,给太监花了银子,办了事,太监就会把大臣们照顾得舒舒服服,送茶、送水果、送烟、送点心,跪的软垫上铺的垫的,摆放的高低位置恰到好处。太监伺候人的本事和戏台上名角儿唱戏的本领一样大,他们会适时把你搀出来,理由冠冕堂皇,有急报官文,然后搀着你在园子里走走,遛遛腿儿,或者把大烟具摆好,让你久旱得雨。当然,太监把你伺候得无微不至,你的银子也要伺候得无所不至。据文献记载,曾有一名大臣陪老佛爷看了三天戏,光银子就花了一万八千两,成为当时的一个新闻。

  皇家的堂会不好去,但老佛爷的堂会,人们又都“挤着”“嚷着”“削尖脑袋”去,而且非去不可。

  除了邀宠,大臣们、亲王郡王们都摸清了堂会的规律。开戏前先议政,看或听戏时说角儿说戏,散戏后议朝,老佛爷看完戏正处于极度兴奋之中,办事效率奇高,真正达到耳听、眼看、手批,在金銮殿十天半月压着的折子,戏后在颐和园须臾就办妥了。你参加不了皇家的堂会,你就享受不上这个待遇,该办、急办、非办不可的事就可能被一拖再拖,被拖疲、拖坏、拖死,老佛爷的堂会讲的是政治。常常谈戏谈到当朝当事,谈角儿谈到亲王大臣,谈戏文谈到哪位的奏折,谈打鼓谈到谁的办事章法,那可都是“戏后吐真言”!老佛爷亦戏中人。

  老佛爷开堂会,点的都是名角儿,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王瑶卿、卢胜奎等等,名角儿的名单都是老佛爷钦点的。老佛爷尤其喜欢谭鑫培的戏,谭鑫培乃程长庚的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独创谭派唱法,自成一家,一百多年不变。谭派唱腔讲究低回细腻,甜美滋润,抑扬顿挫,响彻行云;讲究余音袅袅,人去其音犹在,有绕梁三日之美。

  慈禧爱听谭老板的戏,爱谭腔,谭鑫培台口一声唱,能唱得老佛爷满心舒畅。多少烦心事都在一声谭唱中化为乌有,烟消云散。老佛爷亲赐谭鑫培黄马褂,可以自由出入大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谭鑫培的小女儿出嫁,谁都没想到慈禧太后竟赏了两个精致的妆奁盒,这种政治待遇,这种规格的赏赐,细数满朝官员也少。谭老板唱得好,扮得好,功夫更好!

  皇家的堂会也有难唱处。

  皇家的堂会非名角儿不行。

  慈禧当年看《玉堂春》,钦点陈德霖扮苏三。陈老板扮苏三是梨园一绝,伶界谓之无与伦比。老佛爷懂戏,听得微微颔首,轻轻打点,面带微笑,津津有味。

  苏三有段唱腔:“来在都察院,举目往上观,两旁的刀斧手,吓得我胆战心又寒,苏三此去好有一比……”陈德霖唱到此突然一个激灵,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下面的唱词是“羊入虎口,有去无还”。这还了得?几乎犯大忌大讳,慈禧老佛爷属羊乙未年生人,她一生最忌讳“羊”字,连御膳房做羊肉也得改名福肉。但戏文不等人,鼓敲着,板打着,胡响着,陈德霖不愧名角儿,戏到嘴边改唱:“苏三此去好有一比,好比鱼儿落网,有去无还。”

  据说陈老板卸妆时,小衣全部湿透,如水洗一般,坐在椅子上几乎瘫软。陈德霖后怕,讳字一出,去名杀头,罪莫大焉。正在其时,太监传旨,老佛爷有赏!陈德霖站都站不起来了,两行热泪不涌自出……

  (胡 晶摘自《美文》2015年第17期,李 晨图)

所属《读者》期:《读者》2015年第22期

更多《读者》精品电子版文章请点击:https://www.zaixianyuedu.cn/duzhe/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所属《读者》风格:《读者》2015年第22期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