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年,我都很期待收到N的短信,因为那是独一无二只发给我一个人的祝福。这条短信往往出现在上班第一天,心里依旧带着年味,手头却有了充裕的回复时间。
十多年前,N是我的同事,那个年代,千万级别的媒介客户不像现在这么普及,N手上有4个千万级别的客户,是毫无疑问的业务精英,他的客户关系维护几乎是行业里的样板。
那一年,我收到了他的第一条过年短信:“筱懿,人生是一棵爬满猴子的大树,向上看都是屁股,向下看全是笑脸。新的一年,愿你看到更少的屁股、更多的笑脸,当然,不看尽屁股,怎能看到笑脸,哈哈。”落款是他的名字。
当时,还是老板行政助理的我会心微笑。这条消息发给初入职场的姑娘,励志而不“鸡汤”,说到了我的心里。
我问N上哪儿找到这么多特别的内容给每个人写不一样的祝福。N说,这可不是临时找的,大约过年前一个月,他就准备短信的内容了,预备发给哪些人、发什么话,事先想好、编辑好,存储在手机里,过了大年初三再发送。
短信要么不发,要发就认真发。
他说,思考短信内容的时候,也是梳理人际关系的机会,想起与这个人的点滴交往,各种感触涌上心头,落到键盘上,必然是独一无二的问候和情谊。我又问N,每年发那么多短信累不累。他惊讶地看看我,说:“你以为我是按照通讯录一溜儿发过去?人哪有那么多朋友,值得发短信的人最多不会超过100个,其余发不发都不会影响彼此的关系。”
细节决定成败,一条短信就看出了我和N维护朋友圈能力的差距,接下来的10年里,我几乎都在向他学习。
5年前,他离职创业,把自己的广告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虽然不常联系,但我依旧年年会收到他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