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读者》 » 正文

日本街头拉行李箱的中国人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作者:莲悦
来源:读者

  朋友从日本旅游归来,奉上伴手礼——一盒唐招提寺的天平香。我欣喜之余随口问了句:“去唐招提寺是为了瞻仰鉴真?”朋友随口回了句:“鉴真是谁?”

  鉴真是谁?鉴真是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高僧。鉴真五十五岁那年,接受了日本留学僧的邀请东渡扶桑弘法。在随后的十一年中,他六渡东海,历经生死劫难,最终抵达日本时,双目因为盐性海风的侵袭而失明。唐招提寺便是鉴真抵达日本后亲自主持修建的,寺院内至今仍供奉着鉴真的坐像。

  旅游是非常私人化的活动,有人喜欢历史古迹,也有人喜欢自然风光,更有人将旅游简化为单纯的一个字——买。不过,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也许去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旅游,都不像去日本那样,会遭受各种口诛笔伐。连马桶盖这样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也会在长假之后,成为人们唇齿间最生动的谈资。该不该去日本和去日本我们究竟应该游什么,居然成了一个令许多国人纠结的问题。

  个人以为,国人前往日本疯狂采购各种器物乃人之常情。物美、价廉,这属于主妇经济学的范畴,完全不必上升到政治学的高度。当然,在日本除了购买精美的器物、观赏秀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城市文明程度,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有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值得一看。

  比如鉴真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的金堂从一千多年前的中国盛唐一路走来,有着古朴的单檐歇山顶,屋顶的两端,曾经安装着巨大的从唐朝专门运送到日本的唐式鸱尾。

  鸱尾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上的神兽造型。在西安的大明宫遗址博物馆中就陈列着几只新近发掘出来的唐代鸱尾。它们形制巨大,但线条流丽,在屋脊之巅,为庄重含蓄的单檐歇山殿堂平添了几分灵动。只可惜,唐招提寺金堂上的鸱尾因为是瓦制,早已破损,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是多次修缮替换过的。

  圣武天皇天平年间日本佛法兴隆,但佛教界没有一位具备三师七证可以授戒的高僧,又因大批流民混入佛教界,使得佛俗混乱,纲纪大坠。于是,日本佛教界求助于大唐高僧鉴真,希望他能东渡弘法传戒。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东渡日本难如登天,百无一至,很多僧人都望而却步,只有鉴真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日本留学僧的邀请。

  鉴真传戒时,日本的天皇、皇后、皇太子次第登坛受菩萨戒,这是日本佛教史上正规传戒的开始。日本天皇将新田部亲王旧宅送给鉴真作为建筑伽蓝之用。鉴真即指导弟子们开工建筑,两年后落成,即唐招提寺。在当时的日本,奈良的东大寺堪称“公立大学”,唐招提寺便是“私立大学”,更因为鉴真的缘故,唐招提寺的权威远高过东大寺。

  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为鉴真东渡扶桑弘法写过一部小说,名为《天平之甍》。“天平”,即指日本圣武天皇天平年间;而“甍”意为屋脊之巅,是古代建筑物的最高处。“天平之甍”是日本文化界对鉴真的最高评价,认为他带到日本的佛教文化代表了天平时期日本文化的最高境界。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盛唐之时,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学习中国。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在无数的天灾人祸兵燹之后,能遗留到今天的唐代木构殿堂,在中国仅余四处,皆在山西境内,其中有著名的五台山南禅寺正殿和佛光寺正殿。这四座建筑的建造时间都晚于唐招提寺金堂,难怪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感慨:“对于中国唐代建筑的研究来说,没有比唐招提寺金堂更好的借鉴了。”

  一千多年前,鉴真的弟子们曾苦劝鉴真,希望他能留在大唐。“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在小说《天平之甍》中,鉴真借此四句劝说弟子,决意东去弘法,终于将佛教戒律带到了日本。

  今天,无数中国人踯躅在日本大街小巷,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无论旅游的目的为何,但愿他们的心中也有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将一份盛唐的遗风,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带一点回来。

  (夏天摘自《财经国家周刊》2015年第24期,王青图)

所属《读者》期:《读者》2016年第04期

更多《读者》精品电子版文章请点击:https://www.zaixianyuedu.cn/duzhe/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所属《读者》风格:《读者》2016年第04期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