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李杰的名片上印着——“您在路上的家”,可他自己却还没有“家”。
出于对房子的渴望和对高房价的不满,8月的一个周末,他豁出去两晚没拉活儿,跑到北京20多个入住一年以上的社区,支起三脚架,转着圈儿拍,拍了个痛快,主题是“夜幕下社区零零散散的灯光”。
这些精选出来的一百多张“黑灯照”,被他上传到微博,李杰无意中成了“民间晒黑灯活动第一人”。
反响出人意料。“黑灯照”上传后两天就招来15家媒体,微博里也多了数百粉丝,网友评论中不乏溢美之词,李杰瞬间“有种当英雄的感觉”。
“支持我的,都是买不起房子的人吧。”他这样揣测道。
说话间,李杰的车已经驶入北京房价上涨最快的朝青板块。他熟悉这里的每一个社区。他指着车窗外的一栋楼笃定地说:“这儿的入住率不到10%。”几天前,他从住在附近的乘客那儿得知,整栋楼都是每平方米4万元以上的大户型,“全被煤老板买了”。
生活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房子是李杰与乘客间永恒的话题。在形形色色的乘客中,有仍在合租平房、眼神迷茫的年轻人;也有需要还贷30年、却一脸庆幸的小夫妻。
这样的情形,让27岁的李杰觉得不大能理解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在他的传统观念里,房子只是家的组成部分,“如今却成了商品”。
李杰自小在天坛附近的一条胡同里长大,17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住着三代人二“如果能有自己的房子,我想住在市区,路宽,开车舒服。”
可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上世纪90年代,李杰的父母先后下岗,其后父亲得了癌症,母亲患了抑郁症,又碰上“看病难”,国家转型期的种种矛盾都让这家人碰上了。
好不容易等到李杰结婚威家,房价已经“噌噌”地翻了几个跟头。眼看就要做爸爸了,李杰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只能“倒插门”住在老丈人家。
“就现在的房价,我要攒两三个世纪才能买一套房子。”李杰调侃道,“这年头买房必须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子子孙孙奋斗下去。”
这位年轻的“80后”的哥懂得利用网络去表达观点。过去4年来,他每晚都在中关村的互联网企业楼下“趴活儿”。百度百科里关于李杰的评价是:“他是出租车司机里最懂互联网的。”
李杰向来“好管闲事”:他曾向媒体就节水龙头的使用情况提出过质疑;也曾骑着自行车从天坛蹬到北四环,一路向交通台“汇报”路况:看到娱乐场所门口总停着一些公务车,他还产生过监督“公车滥用”的想法。
经历了“晒黑灯”活动,李杰的人生仿佛突然间被激活了。他意识到作为一个的哥加网民,除了怨天尤人之外,还有很多事可以做。用他的话说:“黑灯换来了一盏明灯。”
李杰丝毫不避讳自己想“出名”的冲动。不久前,他捡到一台笔记本电脑,很快交还给了那位日本乘客,这点儿事,他也在网上贴得到处都是:“我就是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李杰拾金不昧,下一步,才能全世界都拾金不昧。”
“这可是钱买不到的啊!”他一本正经地说着,自己也忍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