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读者》 » 正文

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作者:[德]赫塔·米勒
来源:《赫塔·米勒作品全集》

  赫塔·米勒,1953年生于罗马尼亚。1987年与丈夫、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移居联邦德国。米勒擅长描写罗马尼亚裔德国人在苏联时代的遭遇,作品在德国文坛享有极高的声誉。2009年米勒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以诗歌的精练和散文的直白,描绘了无依无靠的人群的生活图景。”

  “我从来没有像在乌拉尔五年流放时期那样,那么经常地梦到吃饭。”那个男人说。他是在二战期间没有加入党卫军的少数罗马尼亚裔德国人之一,尽管如此,他还是在1945因对希特勒的癫狂犯有“集体过错”而被流放到苏联。三分之二的流放者死去了,或饿死或冻死。

  “肠胃越是空空,梦中的板油和面包就越是大。”他说,“我在梦中吃得撑得要命,醒来时却饿得发抖。”

  “流放营地有警卫看守,围有铁丝网,周围什么都没有。”他说,“村子里有人死了,他们人派人来。我们会获准进村去挖坟。由于在我们周围天天都要埋葬饿死或冻死的人,因此挖坟已经是一门熟练的手艺了,尽管土地冻得像石头一样硬。死亡在营地里太寻常了,寻常得如同白天和黑夜,如同脱衣服和穿衣服。同情心在雪地里:我们脱下死者的衣服,自己穿上,然后让雪覆盖住死者。”

  “埋完死者后会有一顿死亡盛宴,我们有东西吃。”男人说,“我们吃,体内能装时多少就吃多少……有一次我吃得太多了,饭都停在了舌头下面。回营地前,寡妇把死者的大衣送给了我。这是我的万幸。”

  他接着说:“在到达营地之前,路把我绕蒙了,雪也把我下蒙了,我要吐。我还从来没有像那次那么伤心过,我宁愿把我的心吐出来,也不愿把刚吃下肚的好东西吐出来。我哭了,因为我的胃允许我哭,因为它看不起我的工作和饥饿,因为工作不给我施舍吃的东西,尽管我已经只剩下皮和骨了。”

  “知道吗?直到今天热腾腾的土豆对我来讲都是最温馨的菜。”他说,“一颗土豆即便是在今天,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温馨得如同一张温暖的床。如果我用手掰开一颗烧熟的没有削皮的土豆,我的泪水会涌上来。不,那个时候不会涌眼泪,那个时候太饿了。那个时候没有时间让眼睛湿润,土豆吃下去的速度甚至比我看它还要快。我只是在理智被饿得半死的时候看过土豆。”

  当狭窄的店门口排起长队,胳膊肘儿相互撞击,有人叫喊,鞋子踩到鞋子时,我会想起那个男人的话:“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和“饿得半死的理智”。但是没人会去寻找说这句话的那个男人的准确形象,当生命悬于一线的时候,恐怖是不会寻找形象的,它只会寻找自己。对逃脱的人来讲,它永远都会作为死亡的迹象保留在头脑中。

  在贫穷的国家,一个人挣多少钱,一样东西什么价,是非常普通的问题。我到很晚才发觉,我在德国提出这样的问题,即便是很近的熟人也从来没有回答过。熟悉的脸会发生变化:一种由隐私和恼怒组成的混合体开始布满眼眶。开始时我怀疑我提问的音调不对,提问的时间不对。但是,音调和时间永远不可能对,这个问题永远不可能对,这个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如同偷窥存折的目光,如同目光接触到自动取款机上的密码。

  在贫穷的国家,脱光是在别人面前的赤裸;在富裕的国家,在别人面前脱光衣服是一种美丽的自信。在富裕的国家,当着别人的面谈自己的钱是一种赤裸,如同在贫穷的国家当着别人的面把自己脱成赤裸。

  飞机上乘客不多。我坐在靠窗户的位置。我旁边的两个位置是空的。另外一侧的窗户边上坐着一个男人,他旁边的两个座位也是空的。这个男人和我之间有四个空座位。男人在哗啦哗啦地翻看报纸。他打开钱包,数钱。他数钱的时候做出用手掩藏的动作。他有什么可害怕的?我们之间隔着四个座位。这个掩藏的动作不是藏钱的动作,而是把自己这个人藏起来的动作。这也是一种“饿得半死的理智”。这个男人不是在数他拿到手中又花出去的钱,而是在数自己,在数自己的秘密。

  在罗马尼亚,许多人到商店的时候,会把钱卷起来握在手中,不是因为他们没有钱包,而是因为他们必须长时间地伸出钱、手和脸,直到反换到贫穷中匮乏的东西。

  “一颗牙齿在德国值多少钱?”夏天我在罗马尼亚时一个男人问我。“一个碾磨机多少钱?”另外一个男人问。“一辆卡车多少钱?”一个出租车司机问。汽车开了十五分钟后,我不用问就知道每个人一个月挣多少钱。

  他们无法理解,我为什么回答不出他们的问题。他们的声音是贪婪的,在这种声音中我听到了“饿得半死的理智”。

所属《读者》期:《读者》2011年第01期

更多《读者》精品电子版文章请点击:https://www.zaixianyuedu.cn/duzhe/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所属《读者》风格:《读者》2011年第01期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