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儿童,父母、家庭意味着什么,该承担何种责任?教育专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一直关注并思考着中国年轻一代家长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生养分离——反自然的行为必有代价
请允许我从一个真实而典型的例子说起。
我的一个侄儿,1982年出生,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成家。他的孩子现在刚刚一周岁,马上要被奶奶带回老家去。原因是他们的房子不大,几个人长期挤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心理压力比较大。另外,小孩的爷爷一个人在老家,生活上长期没人照顾,也是个问题。作为“80后”的小两口,已认识到长时间见不到孩子是件不可取的事,但囿于现实,不得不妥协。一家人最后商定的方案是:奶奶把孩子带回老家,每隔一个月来北京住一个月。这样交替着两头跑,虽然奶奶辛苦些,但可以保证孩子有一半的时间能天天见到父母。总的来看,这应该说是个比较“两全其美”的办法。
近几年我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触了很多家长,发现目前家长们面临的困惑或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几个方面。如何解决和孩子的分离问题,应该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困惑。
在这一点上,应该说“80后”比“70后”的感受更强烈。我想,这个困惑的出现其实是个好现象,它意味着年轻一代的父母越来越意识到和孩子相处的重要性,不再简单地把“生”与“养”分开来。
自然的进化是有深意的。让我们想一下,为什么男人的生育能力可以维持到六七十岁,而女人的生育能力只能到50岁左右?这样的状态,就是要保证一个孩子出生后,妈妈有足够长的余生来抚养他长大成人。一个孩子失去父亲,是失去了世界的完整;而失去母亲,则是失去了整个世界。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这是无数人总结出来的一种无奈但合理的选择。
父亲抚养都不能取代母亲,何况爷爷奶奶!
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家长因为条件或观念的原因,早早地送孩子进全托幼儿园,一周才见孩子一面。而在很多农村地区,近年来又搞“并校”运动,合并幼儿园、小学、中学,使得大量年幼的孩子不得不早早过上寄宿制生活。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一些后续的教育问题。
早早地让一个孩子离开家庭,把他抛入集体生活中,会导致儿童早期情感发育的损伤。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弥补早期精神发育所缺失的东西,反自然的行为最终都会付出代价。
竞争焦虑——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现在的年轻父母普遍有焦虑感,这些焦虑可以说大同小异。比如,我能否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良好的教育?我是否有能力培养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孩子?这样,就会牵扯出很多具体的困惑:别人的孩子4个月就上早教班,我要带孩子去吗?如何选择一所好的幼儿园,如何择到一所名小学,如何上一所满意的中学,如何帮助孩子取得高考的胜利,如何让孩子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70后”和“80后”两代人都是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并仍在竞争中生存。他们绝大多数人目前还没有获得经济上的安全感,同时又怀有较强烈的成功欲望,所以,竞争意识已强化为他们的内在性,这种“天性”必然会转移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再加上学校造就的竞争环境,社会倡导的成功文化,“领着孩子去打拼”已成为他们抚养下一代时的一种下意识心态。
人生并非不需要竞争。我们不否认竞争给人们带来的成就感,不否认竞争能推动社会进步。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讲,竞争一定要守住两个“度”,一个是心理程度,一个是年龄向度。前者说的是“适度”的竞争是好的,不要“失度”;后者说的是并非任何年龄的人都适宜参加竞争,老人和孩子就不适宜竞争。因为他们是弱势人群,竞争的消耗,于老人来说会加速其衰老,于孩子来说会影响其正常成长。老人的竞争现在不是问题,而儿童竞争的问题则十分突出。家长们把自身的竞争心理和压力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进入了赛场,要上文化课,开始有作业,要比谁听话、谁表现好。上了小学、中学,以考试为主的、名目繁多的评比几乎控制了学校生活——反儿
童心理、反教育的事发生得实在太多了!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竞争是挫折的重要来源之一。哲学家尼采说过:“竞争产生对自己的不满意。任何对自己不满意的人,随时准备好了进行报复。”可以确定地说,绝大多数竞争对绝大多数孩子没有成全,他们即使获得了各种证书,其背后也往往潜伏着久远的损害。在竞争的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家长强权——最隐蔽却最锋利的刀子
我最想说的是第三种困惑。它经常被人忽略或误读,所以一直不曾引起大家的注意,这就是“家长强权”。
在这一点上,我必须把“70后”“80后”这两代人分开来谈。区别是,“70后”自己扮演了强权家长,“80后”则因为独生子女的身份及孩子尚小等原因,即使现在长大成人做了父母,仍是“被强权”的对象。
“70后”出生在“文革”结束前后,他们的青少年时期正是中国社会急速转型的时期,市场意识扑面而来,迅速塑造了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同时,他们的文化程度又前所未有地高于前辈。他们自信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有关教育的科学与民主意识尚未得到普及。所以,这一代人经常会以商业社会的思维方式,或技术思维方式来对待孩子。比如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要求孩子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在各方面严格要求孩子,认为家长的意见总是对的……总之,在生活中表现得很强势。“家长强权”的本质是对儿童自由意志的剥夺,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懦弱、叛逆、没有上进心等等。
这些年来,人们一谈到现在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时,都说孩子被“爱”坏了。其实,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孩子再多也不会把孩子“爱”坏了,因为没有爱就没有健康成长。如果说有些“爱”会让孩子变坏,那肯定不是“爱”,只不过是披着爱的外衣的“过度管制”。比如小到吃饭、大到上什么课外班或选择什么专业,家长都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听话”仍是我们在教育儿童时的核心审美心理。人们说“四二一”家庭格局有问题,不错,是有问题,但问题绝不是孩子被“爱”得太多,而是自由太少。几个大人管一个孩子,家长如果再说一不二地强势,孩子身上得捆绑多少绳索啊!一个被太多绳索捆绑的孩子,怎么可能是一个幸福、健康、快乐的孩子呢?
“自由”这两个字,在我们的教育中还没有达成共识,公众对它还有太多的误解。每当我在不同的场合谈到给儿童自由的问题时,总会遭遇质疑,而质疑者总会把“自由”理解为“放任自流”或“无法无天”,它显示出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尚处于一个多么幼稚的阶段。“自由”和“尊重”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当全社会都在谈“尊重孩子”时,却在“自由”的观念上出现盲区,尊重其实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而“80后”父母,基于前面提到的时代差异,且他们的学习意识更强些,或者由于他们的孩子尚年幼,强权的问题还没有在这一代家长身上凸显出来。但他们却必须面对自己父母的强势。因为这一代人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绝大多数是“50后”,当孙子出生时,爷爷奶奶都还年富力强。这些年富力强的“老人”们,自己年轻时只抚养了一个孩子,既积累了一些带孩子的经验,又没过足带孩子的瘾,再加上现实的原因,所以在孙辈出生后,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一手包办。在很多家庭中,“80后”父母成了配角,孩子除了吃奶找妈妈,其余事情爷爷奶奶都包了。长辈们在教育理念上固守过去的老观念,又没有有意识地去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这样,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两代人就难免发生冲突。很多年轻人陷于两难境地,既需要父母帮忙带孩子,又无法完全认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很多教育问题其实无关“政策”或“制度”,而是人性的问题。“家长强权”发端于个体,破坏力却波及整个社会,它是最隐蔽却最锋利的刀子,如果注意不到,就会伤人。
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直接诱因
目前家长们面临的教育子女的困惑,其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分析起来,主要是这几种:
一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生活结构变化,主要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思维方式的改变。家长们很多的改变是被动的,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自我认识是个缓慢的过程,远水解不了近渴,而未来暂时还看不到。这时,如果个人的学习没有跟上的话,就会感觉处于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两头茫然的境地。这应该是绝大多数家长感觉焦虑的根源。
二是某些价值观的影响,最典型的如竞争意识。如果孤立地谈“竞争”,我想它是个中性词,有好有坏。但如果放到教育中,从一个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考虑,它的破坏性大于建设性。我们现在却把“竞争”当做褒义词来崇拜,把它早早引入孩子的生活中。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们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这种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
三是国民素质的原因。我们现在一遇到问题,就急于拷问制度。世上没有完美的政策和制度,再完善的制度到了笨蛋和坏人手里,都会变成坏制度。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统治设施,不过是智慧与美德不足时的一个不完美的补救办法。所以,凡能够归功于政绩的东西,其背后必定有更高层次的人的智慧与美德。”
我认为,错误的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管理方面浅陋的做法,都是降低国民素质的罪魁祸首。提高国民素质本来不是那么玄而又玄的问题,可现在很多舆论却引导大家往太虚幻境中找原因、找答案,动不动就“时代”“政策”“制度”的,板子总是打到空气中。
语文教育的功能其实很强大,远远超过我们常识性的理解,它不应该和数学、物理、英语等课程的功能并列。语文教育和所有其他学科教育的关系如同果园和果树的关系,而我们现在却只把语文当一棵普通而孤立的果树来对待,没看到它对其他果树乃至对整个果园的影响。
还有基础教育管理问题,当下最尖锐的是教育公平问题。这个问题吵吵了这么多年,而不公平的现象却愈演愈烈。事实上,“教育不公平”是个假靶子,背后真正的推手是人性的贪婪和市场的不择手段,它反映的还是人的素质问题。
探寻一些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育的框框里。教育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触角会伸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解决一个问题时常常会拔出萝卜带起泥。这些问题,有的是可以通过变革来谋求解决的,有的只能交给时间,交给未来。
作为家长,不要以为会生孩子就会做父母,就像不是穿了白大褂就会治病一样。面对孩子,面对教育,要有敬畏感。你是否能不断地学习,不断“从师而问焉”,决定了你自身的分化情况,也决定了你所影响的孩子的未来发展。“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矣。如果基础教育改革和无数家长观念的转变能形成良性互动,教育的美好新时代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