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说:“钱是人们的第六感,没有它,其他的五感统统发挥不出来。”
1939年二战在欧洲爆发的时候,为了防止纸币贬值,阿兰·图灵把自己所有的积蓄换成一个大银块,埋在某个乡村的一棵树底下。后战争结束了,但是图灵忘记把银子埋在哪儿了。
利奥·罗斯顿是美国好莱坞最胖的电影明星,他的腰围6.2英尺,体重385磅,走上几步路也会气喘吁吁。医生曾多次建议他注意节食,减少演出,如果再为金钱所累,将会危及生命,但罗斯顿不以为然地说:“人在世界上只有短暂的几十年,我虽然有很多钱,但我还要拼命地继续挣下去,因为我太喜欢钱了。”
萧伯纳享誉世界后,美国电影巨头萨姆·高德温想买萧伯纳作品的电影版权:“您的戏剧艺术价值很高,但我想如果能把它们搬上银幕,全世界都会为你的艺术所陶醉。”萧伯纳很高兴与他们合作,但双方因为价格问题无法达成协议,最后以萧伯纳拒绝出卖版权结束。萧伯纳说:“问题很简单,高德温先生,您只对艺术感兴趣,而我只对钱感兴趣。”
困扰乔治·奥威尔大半辈子的金钱问题,随着1949年6月出版的《1984))在大西洋两岸畅销而有了起色。英国已经卖出2.5万册,大笔版税收入也从美国源源而来。奥威尔出名了,有钱了。到他生命中最后一个月,他的财产大约有1.2万英镑(当时人们的平均周薪还远低于10英镑)。他评论英国作家乔治·吉辛的一句话也是他本人的命运:“他一生都在从事为他人做嫁衣的卖文生涯,最后终于可以不再抢时间写作时,马上就不幸亡故。”
随着名声日隆,毕加索的收入也越来越多。他在一张白纸上画上几条线,加上他那引人注目的签名,就能变成钱。他可能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计件工”,他积蓄了100多万美元。他曾快乐地跟一位朋友说:“我富到可以随便扔掉1000美元。”
阿西莫夫挣钱的一个手段是演讲。他的演讲费在20世纪60年代就高达2万美元,这是惊人的数字。有一次,他发现自己演讲拿到的钱只是冯·诺依曼的l/14,很是恼怒:难道他的讲演比我好14倍吗?从此以后他就拒绝廉价的演讲了。他演讲的特点是从不重复。他蔑视那些带着一份讲稿就走遍全国或者全世界的人,他说:“老天保佑那些坐在那儿听第二遍的听众。”
1960年11月,不到45岁的麦克纳马拉成为仅次于福特二世的公司总裁。5周后,新当选的肯尼迪总统邀请麦克纳马拉出任国防部长,他说自己当时连核弹头和旅行车有什么区别都不知道。他对肯尼迪抗议说:“这太荒谬了,我根本不合格。”肯尼迪的回答是:“这世界上也没有训练总统的学校。”为这份年薪2.5万美元的工作,麦克纳马拉放弃了在福特公司价值300万美元的股票和期权。
出版商汤姆·麦奇勒是20世纪英国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英国最重要的出版人,最有创意、最富冒险精神,也最有新闻价值……”他自己认为:“从事出版业,运气很重要。”他为《第二十二条军规》预付的钱仅为区区250英镑,而在最初的3个月它就卖出了5万本,他一直很得意:“这可是个好价钱!”
麦当劳创始人雷·克罗克问得克萨斯州立大学MBA班的学生:“麦当劳是卖什么的?”正在学生们为如此简单的提问感到莫名其妙时,克罗克给出了一个令他们惊诧不已的答案:“麦当劳的真正生意是经营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