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读者》 » 正文

不可放低自己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作者:芮成钢
来源:长江文艺出版社《虚实之间》

  几年前,我在美国大使馆被自己的同胞结结实实恶心了一把。

  那次我因公务赴美,去办签证。签证处大厅里人头攒动,几个身着美国大使馆保安制服的中国年轻人在里面来回走动。办完签证,我拿着护照准备离开,看到其中一个保安正冲着一对老人厉声讲话,或者可说是“训斥”,因为老人“说话声音太大”。看老人的穿着打扮,像是来自偏远地区,要去美国看望孩子。说话声音大,的确不妥,保安应该维持秩序,但他的态度未免太恶劣。

  我走过去提醒他:“请注意尊重老人。”没想到这个保安勃然大怒,觉得我挑战了他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保安的赫赫权威,冲过来用他并没有被赋予的权利把护照从我手中拿走,然后强行要把我轰出去。

  他说:“你给我出去,这里是美国领土!”

  我告诉他:“我知道这里被理解成是美国领土,但你没有这个权利。美国使馆的规则我非常清楚,美国大使我也认识。”

  但他依然咆哮,威胁我说:“如果你不出去,我就不让其他的中国人进来办签证。”

  我们在门口僵持着。因为我的缘故,中国人都被拦在门外。为了不影响他们,我选择暂时让步,走了出去。但我对那一群中国保安说:“我在门口等你们解决问题,否则一切后果由你们承担。你们真不应该这样,你们是中国人吗?”

  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其中一个从北京本地招来的年轻保安竟然狐假虎威大言不惭道:“我们都是美国公民,你赶快给我们从美国领土上出去!”

  是年少无知,还是别的什么?在这样的时刻听到这样的话从自己同胞的嘴里说出来,心痛。

  我在门口站了许久,这群保安的领班才走出来。也许感觉到我不是那么好欺负吧,他开始跟我诚恳地谈条件,给我两个选择:要么走正常投诉程序——路漫漫其修远兮,不知何时才能取回护照,我会因此无法按时赴美;要么,他替我取回护照,叫出那个保安,说两句好话一笔勾销,还要我向他保证不通过其他渠道找他们算账。

  我着急走,答应了他的条件,拿走了护照。

  后来听说不少朋友在美国大使馆都有过类似被自己的同胞欺负的经历。我始终觉得故事并没有结束,只不过忙起来,也就渐渐淡忘了。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我在耶鲁校园里偶遇熟人——时任美国驻华大使雷德。他也毕业于耶鲁。这位历史上任期最长的美国大使依然和蔼可亲,我们海阔天空地聊了一阵子。我一边和他聊,一边在心里斟酌是否单方面撕毁和保安领班达成的口头协议。想到那些因去办签证而遭到蔑视的中国父母和学生,我到底还是将那件不愉快的事告诉了他,并真诚地说:“我们不希望这些不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中国人,破坏了我们对美国的印象。”雷德说:“是的,我们也不喜欢那样。”

  又过了几个月,回到北京,雷德大使和夫人邀请我共进午餐。当我拿着请柬经过大使官邸安检时,一位中国保安走过来对我说:“上次和您过不去的那个保安已经被开除了。”我看了看他,似曾相识,也许是当时那一群保安中的一位,眼睛里有一丝歉意。

  我笑了笑,点点头走进去。

  再后来,又去美国大使馆签证处,看到了不少新面孔的保安,也听到他们用“您”来称呼办签证的人们,态度好了许多。我也依然会去排队办签证,依然会在人群中敏锐地观察不合理现象,并时刻准备着……

  值得反思的是,在上海,今天仍然延续着一种“前殖民地文化”。一次我和外国朋友在上海见面,问他住在哪里,他很自然地告诉我:“French Concession!(法租界)”我立刻半开玩笑地阻止他:“去你的法租界,说什么呢?”

  过去,老师告诉我们,走在街上遇到外宾,要主动用英语问好:“Hello!”“How are you?”那时候老外来中国都是旅游,为了不给中国人丢脸,我们都苦练口语。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很多老外来中国是为了找工作。我是这样做的,在北京遇见外国人,首先说的一定是中文——在自己的国家说自己的语言,天经地义。如果他表示中文水平不够,我们再用英语。

  WTO体制讲求“国民待遇”原则,意即一国以对待本国国民的方式对待外国国民,外国人与本国人享有同等的待遇。这一方面意味着我们不能歧视外国人,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意味着我们也要调整心态,不能过于“高看”外国人而放低自己。

所属《读者》期:《读者》2013年第05期

更多《读者》精品电子版文章请点击:https://www.zaixianyuedu.cn/duzhe/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所属《读者》风格:《读者》2013年第05期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