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意林》《读者》全集网盘免费下载
请点击这里

标签:《读者》2015年第03期

忘了一切,但从未忘记爱你

作者:青青子衿来源:读者杂志央视公益广告《打包》在台湾有一对老夫妻,上校退伍的王爷爷85岁,王奶奶69岁,结婚50多年,感情甚笃。不幸的是,两人先后患了老年痴呆症,双双失智。但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什么都忘了,但却还认得彼此的脸孔,随时找寻着对方的身影。家人白天要工作,于是两位老人被安排到医院的看护中心,白天接受照顾及复健,晚上接回家。但不管在哪里,不管干什么,两人都要在一起,片刻也...

这些傻事(外一篇)

作者:瘦茶来源:读者杂志为吃一口饭,周梦蝶在台北街头摆了20年小书摊。一日他写信给朋友:“一年只有三百六十几天,每天只有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这一百二十来分钟是我的!而我通通把它们都耗在读经、研墨、临‘二王’小楷这些傻事上了。”卖书为生,清贫度日,却还做“这些傻事”,周梦蝶真诗人也。看多少世人,一辈子从没做过“傻事”,这才真傻呢。为文一刘绪源在《今文渊源》里说:“胡适...

大化之美

作者:凸凹来源:读者杂志傍晚时分,看书累了,起身推窗,放眼远望,一片漆黑,也不见繁星,一切的美都被湮没了。突然想到鲁迅《好的故事》中的句子——“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鲁迅的句子总是那么有味道,能把外在情景拉入心田,让你感到,远处的一切,都跟你有关。这是大化之美。但鲁迅的文字,已被人淡忘了,因为今人觉得它费解而无用。但是,它的无用,正是它的大用,提醒人们,虚无之...

看得见未来才有未来

作者:冯仑来源:读者杂志原来我一直以为,活到一定年纪,就会变成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但没有温度的人。因为凡是有高度、深度、广度的人,温度一般都比较低,遇事比较沉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沉得住气,不轻易发表意见。但现在我发现,随着互联网时代社会的日益开放,高度没上去,大家反而越来越喜欢低俗。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就像台湾歌手郑智化说的,他总...

南锣鼓巷

作者:陆昕来源:读者杂志朱家溍先生家住南锣鼓巷内炒豆胡同僧王府,先生在时我常去。最近写了篇散文,末尾回忆了名扬四海前的南锣鼓巷。春天,街树茂密,槐柳榆杨,叶片闪光。正午时分,街巷寂寂,行人罕见,几乎如同空巷。行于街上,不像是走在人间,而像是走在温暖的春光里,浑身慵懒、懈怠,好像马上就要被春光融掉。夏日傍晚,夕阳在天边燃烧,晚霞落在房后。顺巷口望去,渐行渐远的两排树木隐隐陷入昏暗。...

莫迪亚诺的句子

作者:未知来源:读者杂志大家都没有变老。随着时光的流逝,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到最后会让你觉得特别滑稽可笑和微不足道,对此你会投去孩子般的目光。——《青春咖啡馆》一些人在青年时代是朋友,但有些人不会变老,他们在40年后跟其他人迎面相遇,就再也认不出那些人。另外,他们之间也不可能再有任何接触:他们往往是并排待着,但每个人都在一...

记得,就是最好的证明

作者:辉姑娘来源:读者杂志一年夏天,我在瑞士乘坐黄金列车,邻座是两个女人。我的注意力很快就落到了她们身上,因为一个女人始终握着另一个女人的手,不停地在她手心里画着字。我留心观察了一会儿,然后惊讶地发现,原来那个被写字的女人不但是聋哑人,还是位盲人。在号称“瑞士最美列车”的贵宾席中,在身边流动如画的绝美风光里,这位无法听见和看见的残疾女士,赫然占了一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