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哭一点点
作者:琦君来源:读者杂志妹妹从美国加州打电话来,悲泣着告知,她久病的老伴走了。她勉强忍住呜咽说:“他走得很安详,没有一点痛苦,我服侍他这些年,也安心了。姐,这就是人生啊!”我捏着话筒,只颤声地说:“你要多多保重,路途遥远,我为风湿所苦,无法去陪伴你。”第二天,我很不放心地打电话去问她情况。她平静地说:“一切都安排好了。孩子们都已经回到我身边,倒是觉得家里比以前热...
《意林》《读者》全集网盘免费下载 |
请点击这里 |
作者:琦君来源:读者杂志妹妹从美国加州打电话来,悲泣着告知,她久病的老伴走了。她勉强忍住呜咽说:“他走得很安详,没有一点痛苦,我服侍他这些年,也安心了。姐,这就是人生啊!”我捏着话筒,只颤声地说:“你要多多保重,路途遥远,我为风湿所苦,无法去陪伴你。”第二天,我很不放心地打电话去问她情况。她平静地说:“一切都安排好了。孩子们都已经回到我身边,倒是觉得家里比以前热...
作者:何建明来源:读者杂志因日军对南京的连日轰炸,留在南京的外籍人士越来越少。德国使馆租借的船,已经在1937年10月3日感恩节这天载着首批离京的人士起航。为了表示庆祝,大使为所有可能出席的在南京的德籍同胞搞了一个船上“...
作者:蔡崇达来源:读者杂志一在白色的床单上,在白色的窗帘边,在白色的屋顶下,他们的名字都不重要,他们统一的身份是,病人。在这里,人与人的关系也被重组了,患同一种疾病的人,会被安排在邻近位置,经过几天的相处,...
作者:谢飞君来源:读者杂志朱雪芹接触的群体是最普通的农民工,他们融入城市以及回到家乡的不适感倒是没那么深,他们有一技之长,生活对于他们是很切实地去做一件事:在城市里跑货运,到集市上卖菜,回家乡搞养殖……他们都在为明确的目标奔忙。留在城市的他们1995年,18岁的朱雪芹从徐州市睢宁县来沪打工——上海某服装有限公司。20年里,她坚守在同一家企业,注视着众多徐州老乡有...
作者:未知来源:读者杂志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缅怀革命烈士,关爱革命老区,“《读者》光明行动”也想为老区人民做些实事。开拓奋进、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婉转悠扬的《沂蒙山小调》更是响彻大江南北,传唱着沂蒙人的乐观与淳朴。“《读者》光明行动...
作者:张小平来源:读者杂志金克木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教授刘文典到北大图书馆,借校勘古籍用的参考书。他一进图书馆,便把书单给了一位年轻的管理员。只见书单上列的都是些珍贵的古书,末尾还备注着“为校注书籍所需,请馆长准予借...
作者:池莉来源:读者杂志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在很长一个人生阶段里,我只长年岁不长心眼,想来真是痴长。从前,我外婆家屋后有一座大园子,园子里头长满花木、蔬菜和...
作者:吴晓冰来源:读者杂志家有小妹不好惹妹妹曲琦不但漂亮可爱,而且聪明机智。作为她的姐姐,很多时候我都觉得爸妈生下我是为了突出她的优秀。虽然只是十几岁的年纪,我已经明显地感觉到,我和曲琦以后的人生将大相径庭。事实也是如此,高中毕业后,我读了师专,两年后成为一名小学老师。曲琦则进了名...
作者:路遥来源:读者杂志我从地区中师毕业后,回到县城一所小学教书。除了教书,我还捎带保管学校唯一的一台收录机。放寒假时,学校让我把宝贝带回家去保管,我非常乐意接受这个任务。我是个单身汉,家又在农村,有这台...
作者:郭景超来源:读者杂志奶奶回老家那天,我带她去吃汉堡。奶奶接过汉堡塞进包里说:“奶奶不饿,留着路上吃。”我苦笑:“凉了就不好吃了,路上吃的再另外买给您。”奶奶说:“怪浪费的,城里的食物还不如老家的干粮好吃呢。”这一年我回老家,爷爷...
作者:黄薇来源:读者杂志毛姆1926年,毛姆在法国的费拉角买下了心爱的房子——玛莱斯科别墅,在此度过了三十九年时光。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毛姆有如神助毫发无伤,他写的戏剧继续在英美乃至全球范围上演,...
作者:黄永武来源:读者杂志许多人把生活当作“过日子”,一天挨过一天,一年老过一年。其中有人忧忧急急地度小月,有人浑浑噩噩地沉迷于牌局酒池,有人则一直在问:“活着有什么意义?”平淡得快发疯了!要使生活有意义,首先得防止生活僵化成“例行琐事”,例如吃东西,绝不可变成例行的填饱肚子,吃什么都不知滋味。我读到明代文人的文章里介绍一个“餐荔会”,会...
作者:倪一宁来源:读者杂志从小到大,我一直是好学生,就是在青春电影里,草草几帧剪辑就能概括的那种,镜头扫过我翻书的侧影,然后定在了主角挺拔的鼻梁上。但就是这么平淡无奇的成长,我也和所有人一样,要靠20年来完成。我学过奥数,身旁的男生边转笔边心算水要多久才能注满池子,我却只能老老实实地对着答案倒推步骤。虽然最后拿了16分吧,可每次上课我都风雨无阻,草稿满满,也算对我爸妈有了交代。我学过钢琴...
作者:未知来源:读者杂志今天你熬夜了吗...
作者:林怀民来源:读者杂志1969年9月,我初到美国读书。在旧金山机场看到通往全球的航班时刻表: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阿姆斯特丹、莫斯科……那是个吓人的启蒙经验。世界如在眼前,地理课本上的地名,原来是真的可以去的城市!1972年,我打工存了钱,经欧陆返台。纽约到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