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意林》《读者》全集网盘免费下载
请点击这里

标签:《读者》2015年第17期

有节制的理性

作者:任琳来源:读者一想到德国,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并非新天鹅堡、无忧宫或柏林墙,而是一些反映民族性格的细节。那些皱着眉头、固执又认真的德国普通百姓一举一动的细微之处,不仅彰显了斯土斯民的风貌,而且颇有意味深长的感觉。先从食物说起,其中也能体现德国人的生活态度。德国北方有酸菜肘子,南方有油炸肘子。倘若有人用肘子作为招待饭食...

爸爸在驾驶

作者:庞启帆来源:读者一个演讲家带着妻子和3岁大的女儿驾车去德国。需要三天三夜才能到达。演讲家的女儿以前从未走过夜路。第一天晚上,她对外面的黑暗充满了恐惧。“爸爸,我们去哪里?”“去你在德国的叔叔家。”“你以前去过他家吗?”“没有。”“那么,你认得路吗?”“也许。我们可以看地图。”短暂的停顿。“你会看地图吗?”“是的。我们会安全...

变坏是从变蠢开始的

作者:石勇来源:读者有个高二的学生,遇到了一桩事,向我请教,希望得到答案。他遇到的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他在睡午觉,旁边有两个同学嬉笑打闹,害得他睡不着。于是,他对同学说,希望他们不要影响他休息,出去闹。但同学回了他一句:“为什么是我们出去,而不是你不睡觉呢?”他告诉我,那一瞬间,他气得说不出话来,竟然无法反驳。看上去,生活中的这类事情真的太鸡毛蒜皮了...

美女

作者:契诃夫来源:读者记得还是在读中学五年级或六年级的时候,我和爷爷到顿河畔罗斯托夫去。那是八月里的一天,天气闷热,令人烦闷不堪。由于热、干燥,以及伴随尘雾吹到我们身上的热风,使我的眼睛困得睁不开,嘴巴发干;不想看,不想说,不想思索,当那睡眼蒙眬的车夫乌克兰人卡尔波扬鞭打马,鞭子甩到我的制帽上的时候,我既不抗议,也不出声,只是从半睡中清醒过来,无精打采地瞥一眼远处透...

红楼旧梦

作者:孙越来源:读者十一二岁的时候,我迷上了书架上那本厚厚的《红楼梦》。彼时表姐妹三四个,课余时间腻在祖父的书房里,争相翻阅这一本书,围在老榆木书桌前读着说着,为书中某个人物的一句俏皮话笑作一团,又因为你喜欢的人物我不喜欢而吵得不可开交。祖父靠在藤椅上,一手扶着眼镜,一手举着书,偶尔看着我们吵闹,平和开心地...

结婚证

作者:林特特来源:读者1955年,她坐火车去兰州领结婚证。她请的是婚假,临去时,兴冲冲地在单位开了结婚证明。男朋友姓马,是同系统的同事,学习时认识,和她一见钟情。说好了,领完证,她就从徐州调到兰州。她原是铁路医院的护士,为了结婚,换个岗位、换个工种也心甘情愿。男朋友把她从火车站接回。车马劳顿,她并不嫌累,一进门,便甩着辫子,打开行李,一样一样往外摆:大红喜字剪了若干对,红绿缎子被面是...

文字的标准

作者:柴静来源:读者老周(周云蓬)讲过一个故事,也许可以用来说一下文字的标准。他住在圆明园时,一个艺术青年掉进了河里,一开始文质彬彬,冒出一个头,对岸上的人招手:“能不能救一下?”沉下去再浮上来的时候他喊:“救一下。”再浮上来的时候已经什么都顾不上了:“救命啊!”写文章就得写到这个份儿上——不吐不快,没有苦吟,也不用琢磨,连修辞都...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