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意林》《读者》全集网盘免费下载
请点击这里

标签:《意林》2017年第13期

《意林》2017年第13期-良驹多挨鞭

作者:陈亦权来源:《意林》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年少时期,墨子曾跟随鲁国的史明学习。史明的弟子很多,不过墨子是他最得意的弟子,按理说最得意的弟子应该受到老师更多的优待才对,可史明对墨子却很少有好脸色,他常常责备墨子,有时候只是因为一点很小的事情做不好就严厉批评他,可是别的弟子做错事情,哪怕这个错误犯得比墨子要严重,史明...

《意林》2017年第13期-炸鸭脖子和炸油条的逻辑关系

作者:朱仲南来源:《意林》离单位不远处,有一档卖馒头、肉包子、煎饼特别旺的小店。这片区域的人,无人不晓这小店的名气大,因为不少人去找人、等人,都说,到那间转弯处馒头店门口等。结果,这小店成为“地标”。早上6∶00左右到晚上7∶30,基本上没有不排队的,尤其上下班前后,那里总得排队,成为广州一景。有一段时间,看见馒头店生意...

《意林》2017年第13期-修脚师廖师傅

作者:明前茶来源:《意林》“我来猜猜看,你做啥职业,猜中了,给你打八折。”这是修脚师廖师傅每天工作中最爱玩的游戏。神了,他屡屡有给人打八折的机会。前些天,有位海归,刚回来做艺术品策展人,被朋友拉来修脚。袜子一脱,廖师傅就叹一声:“您从前当过搬运工吧。”对方耸然动容:“师傅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老廖不说话,拿出一...

《意林》2017年第13期-温柔的蚵仔

作者:棻妮来源:《意林》说起牡蛎,沿海没有不识的。北地称海蛎或蛎黄,广东人叫它蚝。种类多样,叫法不同,品质、口感亦有所差。然则图个鲜,图个便利,吃进肚,吃得好,到了闽南,大家也就囫囵地称之为蚵仔了。以蚵入馔,自古名肴颇丰,由北至南,汆、煎、炸、烧、腌、烩、煮,不一而足,以羹、以汤、以饼、以粥,于蚵仔而言,大菜点心,皆信手拈来。冬...

《意林》2017年第13期-人生这场博弈,我们是怎么输给他们的

作者:顾一宸来源:《意林》............1............前几天,我从重庆飞回昆明,在从机场往外走的时候,走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士,保养得很好,妆容精致,衣着得体。她一手拖着旅行箱,一手牵着她女儿——一个十六岁左右长得很乖巧的小姑娘。她女儿抱怨说,妈妈,我跟你说了用不着...

《意林》2017年第13期-林奕含,谁知道好孩子心里的苦

作者:水木丁来源:《意林》台湾女作家林奕含自杀,网上传出她刚刚出版的一本小说的部分文字,以及她自杀前八天接受采访,谈自己的小说和自己的创作观。有读者特意跑来跟我说,感觉她很像我小说里的夏念,我去看了一下,也认为确实如此。林奕含的小说,用她的话来概括,就很简单,直观的两三句话就可以把它讲完,就是“有...

《意林》2017年第13期-教养,就是两个陌生人之间的默契

作者:沐叔来源:《意林》我又一次经历了一场动车的酷刑。邻座的大叔不光脚臭,还要脱鞋。跟前面的人说话的时候,声音大得像吵架一样,让我不堪其烦。当我跟朋友感慨总有人外出不注意形象的时候,朋友说教养其实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默契。我也是第一次听见这种说法。他拿坐动车这事兒给我打了一个比方:想象你在动车上有一个理想的邻座。他身上没有异味,看上去干净整洁。如果...

《意林》2017年第13期-年轻时甘做候补

作者:冯仑来源:《意林》我20多岁的时候,也像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一样热血澎湃,想干很多事情。有一天,一个很大的领导找我谈话。他说,听说你思想很活跃,我要跟你谈谈。领导要找我谈话,这事儿多了不起啊,进去以后我就开始说,说了大概一个小时。最后,这个领导说了两句话,从此我就踏实了。他说:第一,你说了这么多社会问题、这么多现象,我告诉你,你知道,我比...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