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来源:《意林》
“献血加分”究竟是鼓励了公益,还是歪曲了公益
9月24日,浙江省浦江县的一条献血优惠政策引起外界热议:浦江户籍的中考学生,如果其直系亲属献血达到8000毫升的,中考将获得3分加分。有人称这有利于鼓励献血,也有网友称这歪曲了公益本身,更有网友称:“以前上学要拼爹拼房,现在要拼血了。”对此,你怎么看?
@一轮琉璃月fly:我不怎么赞成这种做法。.献血加分可以鼓励有爱心的人士为社会做贡献。但是很容易就会偏离它本来的意思。就像冰桶挑战,本是好心,却不知不觉偏离了本质。任何公益活动都有利弊,关键是如何减小它的弊。
@隐居飞马:献血加分自然能调动人们无偿献血的积极性,但是8000ml的要求的确是让人望尘莫及,如果就因为加分去献血,献够8000ml后就再也不献,这又是否扭曲了其鼓励献血的意义呢?
@转一世琉璃白:若只是为了加分而献血的话,公益本身都可能被扭曲了。只是为了加分而献血,这让学生怎么想,难道公益都是功利性的吗?
@针锋相对FIRST:中考是对学生初中以来学业的一个检测,如果为了考“考名校”加分而加分,这样换来的分数也是卑微的,这不仅违背了公益的意义,也违背了中考的意义。
@信仰丶创始人:孩子的人生不是父母的人生,以前我就认为什么军人、烈士的孩子加分很奇怪,你的父亲可能很伟大,可这只是代表他自己。用献血加分这种无稽之谈来取代孩子的成功,不觉得是这个社会的悲哀吗?这个社会也许有问题,但我希望最好少点德行的问题。人生是把握在自己手里,不是活在别人的手里。
@管管的管管:无偿献血,“献”讲究的应是奉献的无私性、公益性,若与考试的加分政策牵扯不清,既毁掉了献血的真挚,也打破了考试的公平。以沸腾热血换不公3分,不可取啊。
湖南作家高考作文仅29分,起诉考试院
为圆15年前的“高考梦”,作家张——重新走进高考考场。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发表过近千万字文学作品的他语文却没有及格。其作文针砭时弊、立意新颖,不少网友认为应得满分,而高考作文阅卷者仅给出29分。究竟是高考评分制度有待改进,还是阅卷人为赶时间完成任务“误人子弟”?
@左茜子:我认为,这样的事例说明了高考的片面性和偶然性。都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让多少人为此耗尽心血。然而又有多少人因为考试而放弃了辉煌的一生,磨灭了多少人才?高考的判卷人应更加认真地去对待每一份试卷,每一份试卷都包含着一名考生真挚的心和未来的路。
@adan512: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作家是坐在家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玩出的东西有人看就行,没人评分。高考是标准化过关,答不对就不行。我相信,工作一二十年后让绝大部分人不好好复习去高考,不及格都很正常。至于作文,让莫言写高考作文就一定能得高分?这真不一定。
@这下好找了吧:高考就是在它的规则框架下,来表现你所积累的应试经验,考的不是思维,不是文采,而是对这种规则的理解罢了,作文有模板,阅读有答题步骤,计算题有题型,高考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规则!
@浩子wy:我看过他的作文,全文偏题,只有开头和结尾分别点题,29分的得分实在是手下留情;另外我的感受是,其实高考作文的意义从来不是训练出一个作家,作家也不可能被训练出来,高考作文是判断一个人的书面表达能力是否达标,这一点没有问题。
@BFLXD:告考试院要求公开暂且不说,就29分张一一未必能赢。文章百花齐放看在什么地方,在杂志里可以,但在高考恐怕是不能这样搞的。高考本身的一大任务之一就是选拔未来国之栋梁,当然有它的倾向性。百花齐放更不能缺主题,就此而言此文观点已离题,得29分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