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宝民
来源:《意林》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陈平,说他“少时家贫,爱好读书……独自和哥哥陈伯一块儿居住。陈伯平常耕种田地,听凭陈平在外游学”。显然,陈平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也正因如此,他才拥有了不同于常人的见识,成为一个才华出众的人,并因此受到刘邦的重用,最后官居丞相。但读完《史记》中关于陈平的记述,感觉这个人之所以能成功,除了拥有才华之外,也与他的机智关系很大,在两次突发事件中,陈平都急中生智,使事情得到了解决。
陈平早先曾归附项羽,后来感觉项羽这个人难成大事,就只身逃走了。逃到黄河岸边,恰见一船夫撑船过来,他就上了这条船。然而,这个船夫的贪心很重,他见陈平外表举止不凡,料定他是一个逃亡的将士,猜想他的腰中一定带着珠宝玉器,便用眼睛死死盯着他,打算杀人劫财。陈平是何等聪明的人物!他很快从船夫的眼神中发现了问题,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中。那个船夫,膀大腰圆,如果真的交手,自己未必能打得过他;最主要的是,自己尚在船上,且不习水性,而船夫天天在水上待着,一旦故意将船弄沉,到了水下,自己就一点办法没有了。怎么办呢?陈平想了想,忽然急中生智,他一边谈笑风生地和船夫聊天,一边嚷说天太热了,便随手将上衣和裤子脱下,只穿了一条短裤。船夫看了,才知道这个人身上没有什么珠宝玉器,也就不再想谋害他了,于是,陈平顺利地渡过了黄河,逃过了一劫。
淮阴侯韩信打败齐国后,自立为齐王,派使臣告知刘邦。刘邦得报后,气得脸都变了,想要当着来使的面大骂韩信。如果此时刘邦与韩信真的就此撕破脸皮的话,后果就十分严重了。因为那个时候,韩信已经拥兵自重,其实力与刘邦不相上下,所以他才敢自立为齐王。如果刘邦与他翻脸的话,他很可能公开与刘邦决裂,另立山头,和刘邦对着干,这样一来,刘邦就会少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敌人,而且,就实力比拼方面来看,最终谁胜谁负,也未可知。所以,对于韩信自立为王的做法,刘邦的明智之举就是忍辱负重,笼络住韩信,暗中发展自己的实力,同时慢慢达到削弱韩信的实力的目的。陈平对这一切看得很清楚,刘邦打算当着来使的面发火的时候,陈平就站在刘邦的身边,看到刘邦面露不悦之色,有大发雷霆之意,便再一次急中生智,偷偷地用脚踩了刘邦一下,刘邦立时顿悟,马上面露微笑,热情地款待韩信派来的使臣,并让张良册立韩信为齐王。一场政治危机,就这样被陈平化解了。
陈平是一个读书人,但却不是我们平常所知的那种“书呆子”,他比“书呆子”多了一份灵气,不但有才华,而且有智慧,所以才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成为青史留名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