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登基大典通常是没什么看头的,因为新皇帝通常都是在老皇帝死后才能当皇帝的。国丧期间,民间尚且要停止一切娱乐活动,更何况皇家自己呢?所以在新皇帝的登基大典上,那些黄钟大吕“陈而不作”,因为老皇帝刚死,现在是全国服丧期间,皇帝不哭着登基就是不孝。
但是嘉庆皇帝没这个问题,因为乾隆皇帝这时候当太上皇了,所以他的登基大典是比较热闹的,至少是有音乐的,这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
从这一年开始,一直到嘉庆四年(1799年)的正月初三乾隆皇帝驾崩,整整三年间,我们可以想见,嘉庆皇帝过的是什么日子。老皇上还在,大权不在他的手里。
而且,乾隆皇帝也是一个饱读史书的人,他知道太上皇没那么好当,唐太宗他爹李渊晚年当太上皇日子好过吗?唐玄宗做太上皇的日子好过吗?他太明白了,所以他防微杜渐,做了一系列的准备。
比如,他原来为自己建了一座新宫,叫宁寿宫,但是他当了太上皇之后仍住在养心殿,其实就是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皇权。连朝鲜使臣进贡这种小事,他都要跟使臣说,皇帝虽然换了,大事仍然是我办。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权力欲还是如此旺盛。
但是对于这个帝国来讲,也不能说乾隆皇帝做得没道理,他确实要留一个观察期。他想看看:原来的十五阿哥,我给他披上龙袍之后,到底会有一番什么样的表现。
这三年里,嘉庆皇帝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至少他对太上皇的孝心没的说。按照当时朝鲜使臣留下来的记录,嘉庆皇帝在老皇帝面前,眼神都不带离开一下的,老皇帝一高兴,他就跟着龇牙乐;老皇帝把脸一沉,他马上也不高兴,视太上皇之喜怒为己之喜怒,嘉庆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嘉庆皇帝的皇后死了。做了20多年的夫妻,多多少少总是有感情的,但是嘉庆皇帝却做出决定,丧礼按照当时最简单的程序去办。皇帝仅仅辍朝五天,文武大臣仅仅穿七天素服。
嘉庆皇帝为什么这么做?因为80多岁的太上皇还在养心殿待着,老人最忌讳的就是死,而且忌讳一切和死有关的不吉利的事。所以新皇帝就特别担心这一点,即使到皇后的灵堂去,都是到了灵堂门口才换上素服,出了灵堂立即换上常服。
太上皇也不傻,头脑精明得很,他派了和去查看小皇帝现在在干什么,有没有因为死了老婆而耽误国事。和回来报告说,新皇帝天天在那儿批奏折呢!
这份答卷交上来之后,乾隆皇帝很满意。乾隆皇帝是一个孤傲的人,他晚年总结自己的一生有“十全武功”: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金川之役,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并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号为“十全老人”。就是说,作为皇帝,他把什么都占全了,不仅高寿,文治武功也是一时极盛。
所以在这三年当中,乾隆皇帝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爱新觉罗家族的江山是不是所托非人?我选择十五皇子来接替这副担子,他是不是一个对的人?
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他心里是满意的。
(青青草摘自《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