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福利制度的国家。说到德国的穷人,最奇怪也是最被视而不见的事实是:他们在经济上并不穷。
说他们是穷人,完全是基于福利制度的人为定义。
德国规定,个人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收入的 60% 的就是穷人。德国人均收入很高。在德国,人均月收入低于 1035 欧元(相当于 7700元人民币),就是福利制度定义下的穷人。
与此同时,德国最低生活保障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就进了最低生活保障清单。到 1985 年,清单已成厚厚一大本,赫然可见下列内容:150 克腌黄瓜;100 克家庭装冰淇淋,皮克勒侯爵风味;一张双程火车票,二等车厢,30公里……
德国福利制度规定,单身失业者领取住房救济金的最低标准是 45 平方米。结果,这些人的住房面积比德国人均住房面积还要多 2 平方米。
在德国穷人的家庭里,微波炉、游戏机、智能电话、计算机、大屏幕液晶电视,应有尽有。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德国穷人是新潮电子产品的最早消费者。对最新型号的手机、硬盘摄像机、DVD 播放机等最新科技产品,他们趋之若鹜。他们好像习惯于通过购买最新电子产品来缓解现实生活的挫败感。德国最大的家电连锁商城深谙此道,专门为这一人群设计了促销标语:“我可一点儿都不傻。”
实际上,在今天的德国,符合福利制度定义的穷人和中产阶级在物质上的差异已经基本消失。但是,穷人和中产阶级在其他方面有深刻且难以弥补的差异——称之为“鸿沟”更准确。
在德国,夫妇二人失业在家,有两个孩子,那么,从政府那里得到的各种补贴加起来每个月有 2000 欧元,足够维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如果父亲不想吃救济,想要出去工作自力更生,那么,至少每小时挣到 10 欧元才能达到原有吃救济的水平。
所以,在德国下层阶级那里,不值得去工作已成广泛共识。多年失业者大有人在。长期失业,而不是贫穷,成为下层阶级的显著标志。
找工作是不是很难呢?正好相反,德国许多地方都严重缺乏劳动力。
由于本国的失业者舒舒服服地在家吃福利,很多企业不得不转而从外国引入劳动力。那些德国本国的穷人,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问题。问题在于,既然失业比工作挣得更多,为什么要去工作呢?
和短期失业不同,长期失业,尤其是那种没有后顾之忧轻轻松松的失业,对人的影响非常深刻。
对于劳动者来说,工作并不仅仅意味着获得收入。工作还意味着荣誉感、勤奋、成功、追求效率等工作伦理。而正是这些工作伦理为人的生活创造出意义,让人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外在形象。
对那些长期失业吃福利的人来说,按时早起、学习、努力等生活习惯都已消失。虽然衣食无忧,但他们的生活已经不再有意义。
在中文中,贫和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贫指的是经济困窘、收入不高。而穷的原意是指无路可走、没有希望——穷途末路。
德国社会的现实表明,按照规划运行良好的福利制度,不但没有消灭穷人,反而大量制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穷人——彻底丧失未来和生活希望的人。
(星星光摘自《罗辑思维》
长江文艺出版社 图/陈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