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意林》 » 正文

《意林》2017年第04期-考试和马拉松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作者:薛涌 来源:《意林》

  我一贯反对应试教育,但也强调:留美最要紧的两大件,一个是托福,一个是SAT(或ACT)。一位前学生的家长事后曾向我吐真言:“薛老师,你的教育理念我一直非常认同,但我还是憋在心里一句话:孩子总要考SAT,那你为什么没有直接教呢?”

  最近新收了几个学生,都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他们的症状很相似:刷了两年题,越到最后分数越不涨,甚至偶尔还有回落。虽然最终也被美国大学录取了,但内心充满恐慌。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根本无法阅读。到我这里一字一句地训练两个月后,才豁然开朗:原来英语就是这样可以慢慢学会的!他们无不懊悔过去浪费的时光。

  为什么?

  因为时下的大部分应试培训都是错误的。我们这种不应试的教育,反而为考试做了更好的准备。这里的底牌,是你在培训部门从来听不到的。这就是训练周期!

  我们这些老师当年也是一路考出来的,否则走不到今天。同时,我自己是个非常投入的长跑爱好者,半马经常在波士顿地方比赛的年龄组夺冠。我发现:马拉松和考试,有异曲同工之妙。

  马拉松把训练分成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最长,是打基础阶段。大原则就是尽可能增加训练里程,使身体适应长距离的耐力挑战,哪怕速度慢一些也没有关系。第二个阶段,是参入速度。毕竟,高水平的马拉松比赛速度相当惊人,没有速度,耐力再好也赢不了。最后一个阶段,则是赛前调试,要把状态按照比赛的日程调整好,保证比赛日处于高峰期,发挥得淋漓尽致。

  刷题应试,其实就相当于最后的赛前调试。你打听一下世界各种项目的顶尖运动员,哪个会一天到晚地赛前调试?相反,我们听到很多“比赛过度”的说法,即一些大牌运动员,图大奖赛的奖金,一天到晚环球征战,最后疲惫不堪,水平大跌。

  回头看看中国的应试。有些家长,会一年内给孩子安排三次SAT或托福!每次考,总有一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加起来,就挤占了大量正常读书时间。难怪有些学生会说:现在真是忙得没有工夫读书!就像一个过度比赛的运动员会在关键赛事上失败一样,一个过度考试的学生,真到节骨眼上往往缺乏表现。

  我们的阅读训练,则非常类似于马拉松的三段式训练周期。第一阶段属于基础训练:读得长,读得慢。读得长就是大量阅读。读得慢也易理解,起步阶段,底子很薄。新单词层出不穷,每个单词可能有十几个或几十个常用意思,都需要掌握。另外,四五行的长句子,要拆开来揉碎了分析,然后重新组装起来。这么分析上千个句子,语感就出來了,现场碰到长句一下子就能看懂。但要掌握所有这些,怎么可能快?

  我们的第一阶段训练,覆盖了训练的大部分时间。第二阶段才适当规定时间框架,要求一些速度。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赛前调试。我们推出一个新概念,就是“倒计时准备”,保证严丝合缝地在考试那天把状态调整到最佳。怎么倒计时?我们承认刷真题是最好的赛前调试。假设有十套真题,两天消化一套,那么就是二十天时间。你最好在考前的二十三四天开始倒计时调试,到考前三四天时把真题全部消化完,最后几天总结归纳自己的弱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那么,这几个阶段哪个阶段最重要?当然第一阶段最重要。因为那是培养实力的阶段。想想看,百米现在世界上当数博尔特。他赛前不调试,也能赢大部分比赛,因为人家底子在那里。你一个最快就跑12秒的,再怎么赛前调试,没有基础,还是没有赢的希望。

  (孤山夜雨摘自《新华日报》图/点点)

所属《意林》期:《意林》2017年第04期

更多《意林》精品电子版文章请点击:https://www.zaixianyuedu.cn/yilin/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