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意林》 » 正文

《意林》2016年第07期-哥伦比亚大学:打脸,我们是专业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作者:刘雅家 来源:《意林》

  有人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生的日常是这样的:

  “在联合国学政治,在华尔街读金融,在百老汇看戏剧,在林肯中心听音乐。”

  位于繁华的纽约市中心,哥大占尽了地利与人和,不但为美国培养了4位总统(包括奥巴马),还为世界贡献了39位诺贝尔奖得主。

  哥伦比亚大学崇尚辩论,不仅跟别人辩,还跟自己人辩,就连自家校长也不放过,打脸打得啪啪响。

  正是靠着这种打脸,哦不,论辩的传统,哥大的学生走出校门后,个个都是“美国好舌头”。不信,你看奥巴马啊。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是哥大的超级粉丝。奥巴马大三时,从自己就读的西方学院得知学校和哥大有了交换生项目,立马把铺盖一卷,上哥大去了。此后,更是作为交换生,从哥大毕业,算得上半个哥大人。

  哥伦比亚大学现任校长博林格对这孩子挺满意,认为奥巴马从哥大受益良多。“聆听过他演讲的人不难发现,他的许多思维方式以及信念都打着哥大印记。他是一个非常开明的人并且思维严谨,具有极佳的判断力。我认为他之所以受到选民的爱戴,是因为他处处充满着人文关怀,这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传统风格。”

  不打脸不成活

  当年英国国王乔治二世成立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他大概没能料到,这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哥大前两届毕业生里陆续走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正是他们颠覆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把乔治二世和他的帝国赶出了这片现在被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的领土。虽然如今看来这段历史有些荒诞,不过倒也颇能说明哥伦比亚大学从娘胎里自带的满点技能:打脸。被打脸的不都是敌人,有时也有自己人,比如倒霉的校长。

  2007年9月,哥大宣布邀请伊朗总统内贾德来校演讲。很快,这个消息就在哥大传遍了,并且引起了轩然大波。学生们为了抵制这位被他们认为有着独裁名声的演讲者,在校园里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抗议活动。集会、辩论这些传统项目自然是少不了的,为了抗议校长博林格同意了这次邀请,甚至有学生化名为“内贾德”在网上发布博林格的讣闻以示不满。

  博林格对这些闹剧倒是颇淡定,他和蔼地告诉同学们:“这么做更有利于你们,而不是内贾德先生。”因为即便对方是一个与我们价值观点格格不入的人,彼此的思想依然值得交流。“既然大家都说这个人不好,为什么不提供一个机会让这个‘坏人’也说两句呢?”

  其实博林格自己也不喜欢内贾德。根据哥大国际及公众事务学院院长約翰·科茨沃思的回忆,“博林格认为内贾德是一名独裁者,这是他个人的看法”。认为内贾德是独裁者的并不止博林格一人,事实上,当时有不少人公开谴责哥大邀请内贾德的行为。

  然而最终博林格顶住了各方压力,向内贾德发出了邀请。而他的做法,也得到了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的回应:“邀请内贾德做演讲,如果哥伦比亚大学觉得没什么,那我就觉得没什么。”

  虽然被自己学校的学生打脸得厉害,但博林格依然不打算妥协。除了内贾德,他心里还在盘算着下一张惊世骇俗的邀请名单。“我们应当对一切既定思维抱有质疑精神。所以,我们会不断邀请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地区,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信仰、意见的人来学校,就各种事件进行讨论,甚至是激烈的辩论。我认为这是哥大最值得自豪的地方。”

  位于纽约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招生手册上,关于哥大的介绍只有短短一句话:“这是一所位于纽约的大学。”校长博林格认为,形容哥大,用这句话就足够了。“(在我眼里)纽约是世界上最精彩、最具活力和包容力的城市,这里的人们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永远在接受新的思想、新的事物,并且永远不会满足,这是纽约的性格,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性格。”他说。

  “纽约的性格”还有一个是倔强。1756年,哥伦比亚大学在曼哈顿百老汇街刚刚成立时,还被叫作“国王学院”,那时候学生只有8个,老师就更不用提了——首任校长塞缪尔·约翰逊一人身兼多职,学校的教授、行政主管、开学仪式主持人,都是他。美国独立后,“国王学院”也没有国王了,于是以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的名字,改名为“哥伦比亚学院”,后来则改为大学。然而即便历经世事更迭,如今的哥伦比亚大学还倔强地保留了许多“国王学院”时期的传统。比如,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徽仍是原来的金王冠;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历上,很多美国传统节日并不放假,却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假期。总之一句话:不走寻常路。

  哥大的另一个性格是在多元思想交锋中,尽量保持客观中立。这主要体现在新闻学院,尤其是“普利策奖”的颁发上。约瑟夫·普利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报业巨头,也是哥大新闻学院的创办人。早在1892年,普利策就有创办新闻学院的愿望,并且向当时的哥大校长提出捐款建学。然而计划的推行花费了大量时间,直到1912年,哥大新闻学院才正式成立。

  哥大的新闻学院不但是新闻学的研究所,同时还颁发多个新闻界奖项,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普利策奖”。因为评选的慎重和严谨,“普利策奖”历来被视为巨大的荣誉,几乎是美国记者梦寐以求的至高理想。在学校氛围的熏陶和“普利策奖”的鞭策下,新闻系的学生们总是早早就入行,白天奔波在纽约的大街小巷,寻找新闻素材,晚上则回到学校挑灯赶稿。而毕业后,他们很多成为美国各大媒体的中坚力量。当然,在坚持新闻人的客观中立立场的同时,一有机会他们还是会重操“打脸”的旧业。那些抨击校友奥巴马的文章,可有不少就是他们写的呢。

所属《意林》期:《意林》2017年第07期

更多《意林》精品电子版文章请点击:https://www.zaixianyuedu.cn/yilin/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