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周作人的《知堂回想录》,书中写到的两个细节,让我印象颇深:
周作人小的时候,有一年,家中遭到了变故,家里人便把他和鲁迅分别送到了两个舅舅家——鲁迅被送到大舅家;周作人则被送到了小舅舅家。小舅舅家有一个仆人,是一个上了年龄的老妇人,大家管她叫塘港妈妈。每天晚上,周作人就跟塘港妈妈一起睡觉。关于那段日子发生的事情,周作人记忆很模糊,但有一件事他却记得很清楚:“我大约是向来够浑浑噩噩的,什么事都记不清,十岁以前的事情至今记忆得很是有限,只是有一件事却还记得很是清楚。这便是到了那时候还有溺床,在夏天的早朝起来,席子有一两回都溺的很湿的……”小孩子尿床,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但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特别是跟外人一起睡的时候,心里就有些尴尬了。好在塘港妈妈是个聪明人,她没有把这件事情说穿,“主客各不说破,便自含糊过去了”。
周作人的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羁押在杭州,1897年,周作人到杭州去陪侍祖父,在杭州,令周作人感到苦恼的是吃不饱饭,“其实吃饭倒并不限制,可是那时他才十二三岁,正是生长的时期,这一顿稀饭和两餐干饭的定时食,实在不够,说到点心也不是没有,定例每天下午,一回一条糕干,这也是不够的”。怎么办呢?周作人便开始偷冷饭吃,“没有别的办法,我就来偷冷饭吃,独自到灶头,从挂着的饭篮内拣大块的饭直往嘴里送,这蛋饭的滋味简直无物可比,可以说是一生所吃过的东西里的最美味吧”。这样偷吃了一段时间后,被细心的主妇察觉了,主妇看到冷饭减少,就猜到一定是周作人偷吃的,可贵的是,主妇却并不说穿这件事,只是故意对女仆宋妈说:“这也是奇怪的,怎么饭篮悬挂空中,猫儿会来偷吃去了的呢?”
塘港妈妈和主妇之所以选择了“不说穿”,是为周作人着想,因为一旦说穿了,会使周作人难堪。两名女性对“尿床”和“偷饭吃”故意不说穿,实际上是很好地维护了周作人的尊严,这种“不说穿”的处世态度,是一种建立在宽容、善良基础上的操守,颇值得我们学习。
(元月摘自《清远日报》
2017年4月30日 图/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