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多识广的郭德纲曾经日过:“东三省出美女,苏杭自古出美女,川妹多情,湖南美女甲天下,河北胜芳出美女跟螃蟹。”
当然,这是一个很片面的结论。中国哪里出美女一直是一个极富争议性的话题。美女的地域分布,跟很多因素有关,对年轻男性来说,了解这个规律,有助于规划自己的人生。
用动态的眼光看“哪里出美女”的问题。
如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哪里出美女”,隋唐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在先秦到隋唐漫长的一千年里,中国出美女的主要地区是燕赵,包括今天的河北、京津一带,和附近的河南、山西部分地区。
《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在先秦时期,赵国和中山国——主要是今天的邯郸到石家庄一带——是美女如云的地方,而且在諸侯中享有盛名,各国诸侯都在这里挑选佳丽,供后宫声色之娱。
当时的诗歌中关于佳人、美女的描写,也总是在地域上和燕赵有关。比如汉代无名氏的《古诗》:“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你可以脑补,今天石家庄或者保定,有个罗裳的婉约美人,在清风中弹着忧愁的琴曲,空气中飘荡着驴肉火烧的芬芳……
当时的南方地区,也是承认美人是属于北方大地的。比如南北朝时期的梁元帝萧绎。这位领导是个文艺爱好者,经常表现自己的才艺,比如绘画、书法、乐器、诗歌……史书上称赞他:“博综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非常亦可赛艇。
扯远了。这位南方皇帝是怎么谈论美女的呢?他有一首诗,第一句就是“燕赵佳人本自多”。燕赵地区的美人,本来就很多啊,天经地义,没什么好批判的。
显然,这位南方皇帝虽然身居南方,但也承认北方才是美貌佳人的家乡,南方是远远比不上的。
燕赵美女的名声,在文人的描述和想象中一直延续过了盛唐。随手举几个光焰万丈的例子:“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作者是李白。“燕支多美女,走马轻风雪。”作者还是李白。“幽并侠少趋鞭弭,燕赵佳人奉管弦。”作者是刘禹锡。
还有“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这首诗叫《燕美人行》,专门歌颂燕赵美女的婀娜多姿,作者是张籍,写“恨不相逢未嫁时”的那位。
一直到明代,还常常有诗人追想燕赵美人的风采。
隋唐之际的美女转移
是怎样发生的
在先秦到隋唐的这段时间,另一个美女的集中地是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繁华之地,这里理所当然地集中了各地的美女。不过如果诗文中留下的书写数量考察,就远不如燕赵了。甚至还有“长安佳丽燕赵来”的说法。
至于今天以美女闻名的重庆、四川,在隋唐时期却并不被看好。《隋书》描述巴蜀地区的人相貌说“貌多蕞陋”,相当不好看,至少不符合当时中原地带的普遍审美。
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美女的地域分布,也在唐朝之后逐渐倾向于南方。
虽然唐代在繁华程度上,已经有“扬一益二”的说法,不过那时候诗人们歌颂的,还大多是河北的美人。江南地区凭借着鱼米之乡的物产和发达的商业,默默滋养着一代代人口,也吸引各地移民。无论是足够的营养供应、基因交流还是商业流通,都为美女产生和富集提供了必要条件。
于是,等到南宋建都临安,南方佳人终于作为一个群体进入文人墨客的视界。
这些从北方逃难而来的贵族、文人,在面对南方长期经济发达滋养的人口时,终于不得不承认“京师(杭州)妇人……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宋·太平老人《袖中锦》)
元代有个特别风流的文人夏庭芝,写了一本《青楼集》,相当于当时青楼界的琅琊榜,上面记载了当时最有名的近百位歌妓、艺人资料,其中有明确籍贯的30多位,14人在江浙,7人在湖湘江西,一大半是南方。
四川重庆出美女
是什么时候的事
到明代,虽然文人还怀念从前燕赵佳人的风采,但也不得不承认那已经是过去式了。
比如明代作家谢肇涮在《五杂俎》中感叹:“古称燕赵多佳人,今殊不尔。”在当时人看来,国色之乡,已经是“清源、金陵、姑苏、临安、荆州”,其中最卓绝的还是扬州一带,因为“维扬居天地之中,川泽秀媚,故女子多美丽,而性情温柔,举止婉慧。所谓泽气多女,亦其灵淑之气所钟,诸方不能敌也”。
至于过去式的燕赵佳人,被谢肇’涮狠狠放了一通地图炮:“京师妇人有五不善:馋也,懒也,刁也,淫也,拙也。”据他说,以他的经验,读书做官的人娶了京师女人做妾的,都要被吃喝破产,身体搞垮,父母兄弟关系败坏,京师女人很少有勤俭持家的。
顺便说一下,川渝美女的崛起,也是在清代之后的事,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湖广填四川带来的大规模人口转移。另一方面,长江航运也给码头城市带来了更多有利的资源——商业繁荣,妓女、歌伎和更多的移民。在晚清的各种游记、文献中,开始出现四川美女天下闻名的说法。所以,算起来川渝美女的历史,也不过两三百年。
同样的,山西大同、新疆喀什都曾以出美女闻名,也得益于它们作为内陆贸易中心和移民目的地的历史。
今天我们看到所谓“美女多”的地方,一般也符合这种规律:食物供应充足、经济相对发达、有大规模移民历史,典型的比如东北。
可以预料的是,今天的北上广等大城市,在若干年后也会将外来的美女资源本地化,成为著名的美女之乡。
(张天字摘自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