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意林》 » 正文

《意林》2017年第20期-门风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作者:刘一达 来源:《意林》

  門风,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家风,即一个家庭的风气。

  有些人好像没有这种意识,以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跟家里其他人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别说一个大人了,就是一个孩子,您从他的一言一行,都能看出他的家庭是什么风气。所以,老北京人往往从孩子的言谈举止,看他父母的教养,看他家里有没有规矩,看他是什么家风。

  老北京人是非常重视门风的。从前,自己的孩子跟什么人一起玩儿,首先看他的家风怎么样。这个孩子的家风好,父母知书达理,懂老规矩,当长辈的才能放心大胆地让自己的子女跟这种家风的孩子交往。否则,断然不敢。谁都怕不好的家风,浸淫孩子的心灵。

  好的门风,来自家里立的一些老规矩。这些老规矩,即行为规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也会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形成,气质的培养。

  过去,老北京四合院的大门上,都要撰写并且雕刻楹联。这类楹联有些就是治家格言。常见的有:“诗书寄素业,水石澹幽居。”“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积善人家,必有馀庆。”“琴言清若水,诗梦暖于春。”“忠厚承天德,诗书启后昆。”“持家尊古训,教子有义方。”“五云蟠吉地,三瑞映华门。”“文章华国,诗礼传家。”“总集福荫,备致嘉祥。”“门庭清且吉,家道泰而昌。”“福海朗照千秋月,寿域光涵万里天。”等等。

  家门,如同一个家庭的窗口。您从这些楹联,就能咂摸出一个家庭的门风如何。

  当然,家里的长辈也要把一些规矩写下来,告诫或警示后代,比如古代的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曾国藩的《家书》《家训》,近代的傅雷《家书》,等等。

  北京的老根儿人家,有一种现象:一个家庭五个孩子,或七个孩子,只要有一个是大学生,毫无疑问,其他孩子几乎都是,而且一个赛着一个有出息。这个家庭,爷爷有学问,爸爸肯定也不会是白丁,到孙子辈儿照样有出息。相反,也如是。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跟老话儿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以及现在人所说的“富二代”和“红二代”并不是一回事儿,而完全取决于门风,得益于家里的老规矩。笔者采访过京城的朱家(朱家家)、吴家(吴祖光家)、黄家(黄宗江家)、王家(王世襄家)、钱家(钱学森家)等等,无一不是这种情况。

  家业有兴衰,门风无曲直。一个家族的门风是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树立起来的。好的门风,往往也会影响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

  老北京人对门风的重视,远远胜过金钱。金钱,有花完的时候,而门风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风之凌摘自《北京纪事》

  图/朱少伟)

  开怀篇

  套路深

  刚上班一周,同事跟我聊天问我结婚了吗。我微笑回应说:“不才,还没女朋友呢。”同事非常客气地说:“那你结婚一定要告诉我,我给你随一千块钱份子钱。”我忙递一支烟过去说,“谢谢,真是太客气了。”第二天上班,我收到了同事结婚的喜帖。

  希望

  希望有些店员明白,顾客就是上帝。

  上帝不知道自己皮肤不好吗?不知道自己身材适合穿什么吗?

  上帝什么都知道。

  上帝最大的问题是,来到人间暂时没有太多的人民币,你需要做的就是给我们便宜一点。

  求和

  之前和一个朋友吵架,朋友是那种特别傲娇的人,吵完架谁也不理谁。半夜突然给我发消息:首项加末项的和乘以项数除以二。我问:你干吗?他说:求和。

所属《意林》期:《意林》2017年第20期

更多《意林》精品电子版文章请点击:https://www.zaixianyuedu.cn/yilin/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