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意林》 » 正文

中国小孩都是“吓大”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作者:嘉倩 来源:《意林》杂志

  那年,亲手将高考考卷上交的一刹那,感觉仿佛过去那一整年的高三时光都已经回不去了。

  有股淡淡的解脱感,同时,也为接下去等待公布分数的日子有些不知所措。

  那时,常听到的一句恐吓在作怪,那就是“社会很残酷,你长大就会懂的”。

  想要丢钱给一个乞丐,就听到,社会很残酷,以后你不好好读书,也要这样子了。

  真的没有考好,就听到,社会很残酷,你要抓紧考几个证,不然以后连洗厕所的工作都找不到。

  谈个恋爱,就听到,社会很残酷,不好好工作混个房和车,哪里有小姑娘肯嫁给你。

  在恐吓声里长大的中国小孩,都会不自觉地为社会加上如此的形容词:“残酷的社会”“残酷的青春”,而问一个欧洲小孩,你觉得“长大后,要进入什么样的社会呢”,往往答案却是:“有趣的,各式各样的,好玩的社会。”对于“残酷”二字,他们根本没有概念。

  在荷兰留学的第一年,给一个英国人家庭当Nanny(保姆),照顾两个孩子。

  小婴儿我只需要换尿片,哄睡觉,喂那些婴儿罐头类的食品。而小男孩,他是一个标准的《星球大战》电影迷,每一次去,他都会让我坐下来陪他从头看到尾。

  有天,我突然想到,就问他:“你有什么梦想?”

  他似乎早有准备,早就想清楚这个问题一般,立刻说:“长大以后,我要和你一样当一个保姆。陪小朋友一起看《星球大战》。”

  听到后,我哈哈大笑。

  当他母亲回来,我讲了这件事情后,她竟然对小男孩笑着说:“好啊!加油,那至少你要把自己弄干净了,才能去照顾别人。”

  我从未在好友或者认识的任何一个欧洲家庭里,耳闻或目睹过任何与“恐吓”类似的故事。

  有个中国小孩写信给我,问:“这个社会既然那么残酷,为什么要长大呢?”本来想回信给他,列举出一系列社会新闻里的好人好事,还有温暖人心的平凡人小故事。但刚一落笔,自己就愣住了。

  这社会残不残酷为什么还需要证明?

  我就是社会,他就是社会,每个人都是社会。即便并非社会的现在,但也决定了其在将来的模样。

  高考结束了,要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朝天空大吼:自由万岁!

  考完了就考完了,分数该怎样就怎样,去哪里已经未必重要了。

  长大后四处行走、四处生活,才发现读书好未必那么有用。懂得认真去做事情,举一反三,真诚关心别人,内心善良,无论做什么事,到世界的任何角落,都会过得非常好。

  这个“好”,指的并不仅仅是成功,而是活得真心快乐。

所属《意林》期:《意林》2012年第15期

更多《意林》精品电子版文章请点击:https://www.zaixianyuedu.cn/yilin/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