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男孩,6岁随父母从大陆去往台湾,不久,弟妹相继来到人世。父母胼手胝足劳作,家境依然拮据,他们将更多希望寄托到长子身上。
男孩并没有过人的聪颖,用尽全力考上了淡江大学,而他的理想是考台湾最好的台大。他大学毕业的时候,尽管不是名校,毕业平均分只有61.27分,父母仍高兴地宴请亲朋,庆祝他们家有了第一个大学生。不给面子的亲戚说:“黄太太,你高兴什么啊?你儿子才考61.27分。”
男孩的母亲说:“我儿子已经不容易了,61.27分哪里不好?比60分还多1.27分呢!”
就在那一刻,满心惭愧和感动的男孩在心里对母亲说:“妈妈,给我一点儿时间,我以后在亲戚面前不会再让你们为难了。”就是那个时候,他萌生了去美国读研究生的念头。
因为61.27的分数,名叫黄天中的中国男孩在美国也没能申请到好大学,最后进了乔治亚州的摩塞尔大学,还没有正式的学生证。反复往来于课堂和打工地之间,孜孜苦读的黄天中只取得89分的平均分,这个分数在美国是申请不到奖学金的。他的一位老师,汉密尔顿教授却拿着他的成绩单,要去为他申请奖学金。
教授在奖学金的评审会上说:“请看,申请奖学金第一名的是来自耶鲁的学生,在耶鲁的平均分是94分,现在是98分,我这里有一个学生,他原来的平均分是61.27分,现在的平均分是89分,而且,他来自一个非英语国家。”
汉密尔顿反问:“谁更具有increasing?curve(成长曲线),哪位学生更需要我们去帮助,我们教育的宗旨又是什么?”
就这样,黄天中获得了奖学金,汉密尔顿教授同时改变了他对教育的理念。后来,当他自己成为一位大学校长,将“别看我一时,且看我一世”作为校训。硕士毕业的时候,黄天中去感谢他的宿舍管理员,管理员一直非常照顾家境贫困的学生。但这位太太似乎并不领情,问他:“你真的感谢我吗?”
黄天中抱了抱她说:“当然是真的。”管理员太太说:“真正的感谢不是说出来的,如果以后你碰到需要帮助的人,去帮助他们,那时候就是在对我说谢谢。”
多年以后,黄天中成了台大的教授,美国阿姆斯壮大学校长,国内17所大学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长长的一生,仿若人在旅途,路上遇人无数。弱小彷徨的时刻,谁都渴望贵人降临,给我们力量与帮助。他们也许学识渊博,也有可能,只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村妇,并不全是你想象的位高权重、能拯救世界的奥特曼式人物。
贵人的共同点是:用充满爱和关怀的目光迎接你,然后用同样的心情目送你,他们是在人生的转折处等着你的那一群人,顺势而为,微笑拈花,悄然改变你的一生。
(邓卉卉摘自《滨海时报》2012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