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磊
来源: 《意林》杂志
来自美国芝加哥费尔德博物馆和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为证实邓氏鱼的强大咬合力,利用其头骨化石创建生物力学模型,模拟它的头骨运动方式和咬合力度,得知邓氏鱼的尖牙咬合力高达5000公斤,为霸王龙撕裂猎物时咬合力的4倍。
这篇英国皇家学会《生物通讯》杂志2006年11月28日刊登的文章说,邓氏鱼长约10米,重达4000公斤,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牙齿,代之以两长条嶙峋的刃片,刃片顶端极薄,咬合压强达每平方厘米5600公斤。而一个重约65公斤的女性,脚穿鞋跟面积0.5平方厘米的高跟鞋,对地面施加的压强也不过每平方厘米127公斤。为方便比较,科学家估算出霸王龙的咬合力为1360公斤;美洲短吻鳄的咬合力为963公斤;鲨鱼的咬合力有数百公斤;人类仅77公斤。
科学家说,邓氏鱼不仅咬合力惊人,吸力也巨大。邓氏鱼能在1/50秒的时间内张开大嘴,用强大的吸力把猎物吸进胃里,巨大的吸力和强劲咬合力同集一身,使邓氏鱼成为罕见的生物,研究表明,邓氏鱼不仅吃硬壳的菊石(已灭绝的头足动物,和其他有甲鱼类,还捕食体积比自己的嘴大得多的生物。
如今,几乎所有从事这项研究的人都认为,今天称霸海洋的鲨鱼在邓氏鱼强大的咬合力前不堪一击。邓氏鱼用力一咬,鲨鱼就会随之断成两截,科学家认为,同处泥盆纪的鲨鱼非但不是邓氏鱼的对手,还可能是它的捕食对象。科学家发现,正是在邓氏鱼及类似生物灭绝后,鲨鱼才开始进一步进化,体型变得更大。种类变得繁多。
那么,邓氏鱼在与鲨鱼的竞争中是如何落败的呢?
科学家研究发现,吸力大。咬合力强,这让邓氏鱼吃起鱼来讲究不多,由于具有超强的捕食能力,所以这种生物的体型越来越大。这种巨无霸型的身材最终导致了它的灭绝——巨大的身躯极大地影响了邓氏鱼的运动速度和灵敏度,这使得它在进化过程中输给了小小的鲨鱼,最终离开生物繁衍进化的舞台,
因为觅食能力无敌而巨大,因为过于庞大而最终导致竞争能力低下,因为竞争能力低下而退出生物繁衍进化的舞台。这种结局。让人感到目瞪口呆。
就像小有小的不足一样,大也有大的弊端。尾大不掉甚至顾头不顾尾,从来都是兵家大忌。
这对于那些盲目追求恢宏的场面和规模的人来说,应该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和启示。
毫无疑问,一味贪大和追求规模,往往就是一败涂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