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最初是为了纪念古代神话中的仙女嫦娥。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嫦娥节。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喝桂花酒等,以祈愿善良的嫦娥平安吉祥。
嫦娥奔月的传说
在远古的时候,后羿因射日有功,被西王母赐下了一枚不死药,交由妻子嫦娥保管,心怀鬼胎的逢蒙知道了这个消息,假借拜师的名义接近后羿,趁后羿外出,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为了不让逢蒙得逞,便吃下了不死药,飞向了月亮。在人间的后羿思念妻子,就在院子里设立香案,摆上嫦娥爱吃的东西,百姓们得知嫦娥奔月的事情,因记挂、感念嫦娥的恩情,也学着后羿在月下摆上香案,祈愿善良的嫦娥平安吉祥,此后这个习俗也渐渐流传下来,并在民间传开,慢慢的演变成了中秋佳节。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又称拜月节,自古以来就有拜月的习俗。祭月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古代有“秋暮暮月”的习俗。晚上,也就是拜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的一些地方,人们有在中秋节晚上崇拜月亮神的习俗。月下,“月神”的牌位放在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轮流拜月,祈福。自古以来,中秋节就逐渐演变成欣赏和赞美月亮的民间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圆、对生活美好祝愿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