牝鸡一啄血波流,天下何缘不姓周。今日阿婆心力尽,乾陵秃似老僧头。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这日春暖花开,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乾陵脚下。这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后之合葬墓,自650年李治登基便开始修建,至705年武后逝世为止,共修建了55年。在乾陵脚下,我抬头仰望这台阶,很是高一眼望不到头。我随着人群,一步一步登上这台阶,台阶的两侧是翠柏。这些翠柏,它们的枝叶之间流出的是岁月的沧桑,我一面登台阶,一面欣赏着台阶两旁的翠柏。不知走了多久,我登上了台阶的顶层,转过身我俯瞰这静默在千载烟波之中的大地。顿时一种抚摸这温柔大地的冲动从心间生出,这片大地是盛唐故地,从这烟波中还能嗅到盛唐是的雄风。“乾”是八卦之中的首位,有着天的意思,在中国文化里,这个“乾”字是极尊贵的。
顺着那条大道走着,便看见了武后的那尊无字碑。武后是位极聪明的女皇,她驾崩后给自己立了碑,可是没有撰写任何碑文。功过是非交于后人评说,这大概是这位女皇最后的想法吧。功也罢,过也罢,千年之后不过是一片烟云罢了,史书上也不过是一行行冰冷的文字。不过,武后知道她的称帝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亦有过亦有,所以任凭后人评说。她明白,死去元知万事空,所以撰写再多的碑文也不过是徒劳。无字碑上的纹饰自然是精美,从这残破的纹饰中,似乎能感受到大唐当年非凡的气韵。李唐的雄风不是赵宋可以比的,李唐的文化如一杯浓酒,而赵宋的文化似一盏淡茶,我虽喜宋词,亦知晓宋词格局气韵远不及唐诗雄浑壮阔。
过了无字碑,我随众人沿着封土堆前行,说是封土堆还不如说是一座山丘。一千三百多年了,这里早就树木葱茏了,后人在封土堆上开辟出了一条小径。小径的两侧时不时有附近村民摆的小摊,卖的物品不是仿古物件就是手工制品,我对此本无兴趣故而不甚理睬。上了一半顿觉气力不足,于是沿着一条岔路独自前行。
不知行进了多久,映入眼帘的是幽谷、高山、野花、红日和烟尘。这才是我想要看到的,转眼一瞥便是乾陵那座高大的阕楼。此时正是春日,远山是一片苍茫,在春光与红日的映衬下极富诗意。再看看从谷底涌出的烟波,将千年的时光沉淀,不时袭来的北风带着阵阵暖意。我身后那一株翠柏,最顶端落下了一只寒鸦,抖落了树上的春芽,树枝一颤那寒鸦又飞走了。看着飞走的寒鸦,再看看沉默在春光中的山丘,我便带着沉思下山了。口中呢喃着《红楼梦》中的一句诗“纵有千年铁栏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大唐雄风当年赚得万国来朝,而今日此等辉煌也只能见于史册了,而一手造就大唐盛世的他们,此刻正在这块巨大的土馒头下安息。
从那封土堆上下来,我便随着众人游览了懿德太子与永寿公主的陵寝,据传唐中宗的这一双儿女因议论武后的男宠,死于棍棒之下,可叹可悲。果真是最是无情帝王家啊。平民羡慕帝王坐拥天下,指点江山;而帝王却羡慕平民方宅几亩,安享天伦。其实,帝王有帝王的无奈,平民有平民的渺小,又有何羡乎?
待我们一行人游览完毕,暖阳照耀下,夕阳在山。我们一行人在道道残阳的送别中,登车回家。留在我心间的是,那山丘和幽谷,夕阳和烟波,翠柏与苍松,还有那抖落飞雪的寒鸦……